4月20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沿黃沙性土壤耕地產能提升綜合技術模式與應用”項目啟動會在山東濟南召開。本項目由山東省農科院牽頭組織,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新洋豐等9家單位共同完成。這是新洋豐參與的第5個“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來自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山東省科技廳、山東省農科院等單位領導,項目咨詢專家以及項目組骨干成員100余人參加了會議。
以新質生產力助推沿黃沙性土壤耕地產能提升
本項目緊扣國家“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充分落實《“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關于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和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要求。以沿黃地區沙性土壤產能提升為目標,針對土壤沙性、有機質和養分含量低、功能微生物貧乏、水資源約束強和生產效能低下等問題,創新土壤障礙消減、有機質快速提升和團聚體培育、肥沃耕層構建等關鍵技術,研發多功能土壤結構改良劑、秸稈快腐激發劑、養分保蓄劑、磷素生物活化劑等新產品,形成沿黃典型沙土區土壤耕地質量和產能協調提升技術體系。項目的實施對于挖掘沿黃地區糧食增產潛力,以新質生產力助推沿黃沙性土壤耕地產能提升,打造確保國家糧食高產的“第二糧倉”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集結了我國土壤改良和耕地產能提升領域極具優勢的高校、科研院所和行業龍頭企業,由國內研究團隊參與,構建了“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模式-綠色投入品產業化—應用示范”為一體的全鏈條體系,旨在為沿黃沙性土壤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山東省農科院劉開昌副院長在致辭中指出提升耕地質量是落實國家藏糧于技戰略,沿黃沙性土壤產能提升意義重大,項目組要聚焦研究任務,為區域糧食產能提升做出更大貢獻。
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項目三處張凱副處長提出六點要求:一是項目組要團結一致,聽從項目負責人指揮;二是嚴格落實項目單位法人責任制;三是項目資金要確保使用合理,做到?顚S;四是凝練標志性成果,加強成果宣傳;五是項目研發要突出行業科技的特點,主要包括成果創新度、產業關聯度和產業貢獻度;六是及時了解產業發展需求,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礎。
項目首席專家、山東農科院李彥研究員介紹了項目的總體情況及實施方案。隨后各課題負責人分別進行匯報。新洋豐綠色農業與新型肥料研究所所長武良博士作為課題負責人進行了匯報。以徐明崗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成員對項目實施方案進行點評并提出建議,實施過程要注重課題間銜接,集成技術的示范推廣要與農業農村部以及地方重大工程實施相結合。
項目共設5個課題,將分別就沿黃沙性土壤障礙消減與肥沃耕層快速構建、耐瘠優質高產作物種植與栽培、水肥精準管控、土壤改良與水肥高效產品創制、耕地質量與產能提升綜合技術模式構建開展研究。新洋豐主持的課題為“沿黃沙性土壤改良與水肥高效產品創制與產業化”,主要針對沙性土壤結構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弱、微生物活性差、秸稈腐解速度慢、腐殖化效率低等問題,開發出沙性土壤多功能結構改良劑、保水劑、含土壤養分保蓄劑復合肥料產品、秸稈快腐激發劑、磷素生物活化劑,形成沙性土壤集土壤改良與水肥高效的套餐產品。
以科技創新助力產業轉型發展
黃河流域是我國糧食生產的主要區域,糧食產量占全國比重超三分之一,對于確保國家糧食增產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受氣候和人為因素影響,黃河流域內形成大面積沙性土壤,其土壤結構差、保水保肥能力弱、微生物活性差、生產效率低,成為糧食增產的“瓶頸”。通過耕作措施、農藝措施、農業投入品等技術創新,改善沿黃沙性土壤耕地情況,可顯著解決上述問題。本項目的實施,將帶動沿黃沙性土壤區農業產業技術升級,示范區耕地質量等級提升0.5個單位以上,作物產量提升20%,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15%以上,產生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作為全國磷復肥龍頭企業,新洋豐持續在新型肥料、土壤改良、耕地產能提升等領域開展創新實踐。再次主持“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是對新洋豐技術創新水平和產學研協同創新能力的肯定,新洋豐將以項目實施為契機,進一步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優勢,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為促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增產增收提供科技支撐。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