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黑胚病
發布時間:2014/11/1 8:38:45 瀏覽次數:14214次
小麥黑胚病是一種真菌病害。小麥感病后,胚部會產生黑點。如果感染區沿腹溝蔓延并在籽粒表面占據一塊區域,會使籽粒出現黑斑,使小麥籽粒變成暗褐色或黑色。黑胚粒小麥不僅會降低種子發芽率,而且對小麥制品顏色等會產生一定影響。
我國小麥質量標準中,將黑胚粒增補為不完善粒,收購時允許含量不得超過4.0%.小麥黑胚病的發生程度與品種、地區、年份和農藝措施有關。小麥生育期間尤其是籽粒灌漿期間降雨和露水強烈的地區,黑胚病發生較重;栽培中高氮肥和頻繁的灌溉方式,亦會加重黑胚病的發生。
防治小麥黑胚除選用抗黑胚病品種外,要特別注意小麥揚花灌漿期的防治。在小麥灌漿初期,若天氣預報有連陰雨,應抓緊時間用藥,此時防治效果。可用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每十五分之一公頃20至40克,對水50千克噴施,效果
黑胚病防治措施:
1.種子處理。播種前可選用種子重量0.2%的20%粉銹寧乳油拌種,降低苗期病害發生程度。
2.加強管理。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搞好氮、磷、鉀與微肥的配合施用,增加土壤透氣性,播種時不要播種過深,干旱時要及時澆水。在小麥拔節孕穗期及揚花期每畝用20%粉銹寧乳油75克或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20克對水50千克進行葉面噴霧,可有效地控制該病發展。
3.實行輪作。將小麥與油菜、馬鈴薯等非禾本科作物實行輪作,深翻土壤將病株殘體深埋土中,以消滅病菌。
4.選用抗病品種。
由于小麥品種的更換,近年小麥黑胚病發生危害逐漸加重。黑胚病發生后,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降落值降低,對丙氨酸、賴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粗蛋白和淀粉等含量也期較大影響。黑胚病小麥做種子會降低發芽勢、出苗率、分蘗減少,根腐病和后期黑胚發生嚴重。為實現小麥生產優質、高產高效,必須預防黑胚病。 小麥黑胚病菌在開花期、乳熟后期及成熟期均可浸染致病,但以乳熟后期為。主要品種豫麥3...【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