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炭疽病
發(fā)布時間:2014/8/15 15:15:03 瀏覽次數(shù):8075次
小麥是我國北方的主要糧食產(chǎn)物,小麥炭疽病是小麥中常見的一種,所以農(nóng)民朋友們應該了解什么樣的病才叫小麥炭疽病,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去防治?
小麥炭疽病癥狀
小麥炭疽病主要為害葉鞘和葉片。葉鞘染病麥株基部葉鞘先發(fā)病,初生褐色病變,產(chǎn)生1—2cm長的橢圓形病斑,邊緣暗褐色,中間灰褐色,后沿葉脈縱向擴展成長條形褐斑,致病部以上葉片發(fā)黃枯死;葉片染病形成近圓形至橢圓形病斑。后期病部連成一片,致葉片早枯。以上病部均有小黑粒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莖稈染病生出梭形褐色病斑。
病原Colletotrichumgraminicola(Ces.)Wils.稱禾生炭疽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盤長形,黑褐色,初埋生在葉鞘的表皮下,后黑色小粒點突破表皮外露。直徑50—200μm,具深褐色剛毛,大小50—100×5—9(μm),剛毛具隔膜,正直或微彎。分生孢子梗短小,無色至褐色,具分隔,不分枝,分生孢子單胞無色,新月形至紡錘形,大小19—29×3—5(μm)。有性態(tài)為GlomerellagraminicolaPolltis稱禾生小叢殼,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自然條件下少見。該菌有寄主;,不同菌株對小麥致病性有差異。病菌生長適溫25℃。除侵染小麥外,還可侵染大麥、燕麥、黑麥、玉米、高粱及禾本科雜草。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盤和菌絲體在寄主病殘體上越冬或越夏,也可附著在種子上傳播。播種帶菌的種子或幼苗根及極頸或基部的莖接觸帶菌的土壤,即可染病。侵染后10天病部就可出現(xiàn)分生孢子盤。在田間氣溫25℃左右,濕度大,有水膜的條件下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孢子形成。雜草多的連作地,肥料不足、土壤堿性地塊利于發(fā)病。小麥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炭疽病的小麥品種。(2)與非禾本科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3)收獲后及時病殘體或深翻。(4)發(fā)病重的地區(qū)或地塊,可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防治1次或15天后再防一次。
小麥炭疽病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小麥病害,對小麥的生長和產(chǎn)量構(gòu)成嚴重威脅。本文將詳細介紹小麥炭疽病的病害特征、發(fā)生原因、防治方法,以及預防措施,以幫助廣大農(nóng)民朋友更好地認識并應對這一病害。一、病害特征小麥炭疽病主要侵害小麥的葉片、莖稈和穗部。在發(fā)病初期,葉片上會出現(xiàn)褐色或黑色的斑點,隨著病情的加重,這些斑點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狀的病斑,邊緣呈褐色,中央呈灰白色,并帶有黑色的小粒點。莖稈受害后,...【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wǎng)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jīng)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zhì)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