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的關系,筆者經常會與種植大戶交流,這幾年從他們那里聽到的多的話就是:“包地很難,快干不下去了。”土地流轉本是降低成本,提高糧食生產效率,提高中國糧食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極大提高抵抗自然風險的能力的舉措,如今到了地方上進展卻緩慢難行,這讓筆者不禁思考:土地流轉真的“流”不動了嗎?
甲方:土地流轉遇瓶頸
筆者在對種植戶和經銷商的采訪中也總結出幾個土地流轉中出現的問題。一是大量勞動力依附相對較少的土地,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在中國南方,人均耕地面積往往不到一畝,而且還極為分散,北方的農民人均耕地面積相對大些,但多數種植玉米、小麥等大田作物,在糧價低迷的當前,誰也不會多花上幾百元再去增加成本。二是地塊零碎,影響先進農業機械、技術的普及與提高。中國農村很多地區田間作業只能繼續停留在人畜勞作和簡單的機械生產層次上,維持低水平的簡單再生產。而其它發達國家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都很高,農產品科技含量也很高。三是專業化程度低。不僅農業的專業化程度低,而且使農村的工業、商業、交通運輸業、服務業絕大多數都成為以單戶經營為主、分散的農戶兼業行為,不能產生分工合作的集體效益,進入市場的主要是沒有經過任何加工或只經過了初級加工的低價位農產品。其結果是:產品附加值低,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就差,賣不上價對農民的打擊是巨大的。四是種植主體的變化。也許在20年前,還可以看到老父親帶著妻子、兒子、兒媳在田間耕作的景象,但在目前的農村,極少能看到這樣的現象了。多數正值壯年的勞動力都選擇進城務工,家里的土地大都由60多歲的老父、老母在管。受思想和體力的限制,土地流轉對這些種植者來說,都是很難的。所有這些,造成中國農村每個勞動力在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受到限制,農民生產的產品數量少、創造的價值就少,從事農業生產的效益低,收入就難以提高,積極性也就消失殆盡。
乙方:收益拉動積極性
是不是所有的土地流轉都不成功呢?
也不盡然。關鍵在于有沒有突破這些瓶頸的能力和決心。在這里,筆者想用一個例子說明。安徽省利辛縣有一個合作社,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提供統一的種苗、統一的農資、統一的技術、統一的規程,終形成統一品牌進行銷售。農戶只負責種植,收錢。目前,這家合作社的社員有1000多戶,面積6000多畝,所有成員的收入均高出當地平均收入的20%以上。從這個例子可以認識到,效益帶動積極性,這是不變的真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這就不一一列舉。
筆者認為,土地流轉的瓶頸在于如何降低種植成本。如果規模化種植帶來的效益和高附加值農產品帶來的收益能夠完全覆蓋這部分成本的話,不愁農民不跟著你干。當然,搞好土地流轉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需要地方政府的積極配合,需要試點的廣泛帶動。包地的農民該拿的補貼能夠拿到手,將自己的土地租賃出去的農民能夠得到合理的安置,中國的土地流轉才能真正有效的開展。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