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或多或少都出現了這樣一句話,“不要問價格,直接問有沒有貨”!此后,這些消息又被多家媒體出來辟謠,消息不實!
甚至很多自媒體號把前段因為環保核查要關多少廠家的屎盆子直接扣到了農資廠家身上!而這些動作的目的不言而喻——告訴經銷商們大戶們該進貨了,再不進又漲價了(不過今年可能撞對)。
2016年10月下旬到2017年3月,農資行業為振奮的就是一輪漲價潮,當時,不少專家預測,有多少多少廠家要支撐不下去了,有多少廠家要關停了。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據筆者今年調研的結果來看,很多小型廠家的日子過的很滋潤。為什么?因為這輪漲價風波讓他們很好的去庫存,不僅去了庫存,還賺了一把。
難受的是誰?沒有原藥優勢的中大型廠家,什么成本都漲,本來想好好提價,發現價格提不動。從近三個月出臺的政府文件來看,環保越查越緊是大趨勢,尤其是化工版塊。
對上游查環保,對下游查什么了?新的農藥條例對于經銷商的門店、人員素質、倉儲面積等都提出要求,并且對假冒偽劣的查處力度越來越強。
所以,重頭戲將在2018年正式上演。從目前各個廠家傳出的消息來看,很多制劑工廠在7月份就啟動2018年備貨程序,8月、9月、10月將是密集下單時期。但是,筆者對今年供貨形勢依然不樂觀,這一輪環保督查將到9月底。
11月中15號后北方地區陸續供暖,往年霧霾的高發期就來自供暖之后。如果再次嚴查,意味著留給北方地區的原藥企業真正可以生產的時間并不多。環保督查往往具有傳導性,如果北方重查可能也會波及往南地區的原藥企業。
在雙向政策的擠壓之下,未來我們不難預測:
1、農化企業數量將逐年減少,尤其是沒有原藥優勢的小型制劑復配廠家。按照,目前市場環境,原藥漲價幾乎是可以肯定的。同時,三天兩頭的停限產,對于設備損害、工人的聘用也是大難題。
2、添加隱性成分企業將被淘汰出市場。《新農藥條例》出臺對于正規操作廠家無疑是利好,在幾乎飽和的浙江市場、海南市場,部分廠家迎來快速增長,而這些市場恰恰是原第三成分企業占有的市場。
3、單人績效是廠家或經銷商都必須面對的事實。各項成本的增加,現在農藥人均績效低于120萬企業幾乎不賺錢,所以精兵戰略是時候提上日程了。
4、經銷商數量一定會減少。隨著監管的嚴厲,未來假冒偽劣的可操作性越來越少,尤其是今年山東、河南、廣東、海南、浙江等地執法力度較強。其次伴隨上游供貨廠商數量減少,下游產業鏈被波及是常態。隨著整體農資成本上漲,而農產品行情短時期難以恢復,經營利潤和信心受到打擊,被動轉型。
未來農資經銷商該怎么辦?
1、深刻理解國家政策發展方向,提前做好儲備。如新條例對于從業人員專業素質的要求、倉儲面積、許可證等等。
2、農資產品需要二次選擇。擁有原藥優勢的產品優先、國企產品、上市公司優先,長江以南區域廠家的產品優先。
3、做渠道整合,未來一定是聯盟時代,如何與下游零售商、大型基地形成聯盟體。
4、深挖應用技術、深抓服務。農資產品銷售準確來說,應該是應用科學,農藥起初的定位就是“救災物資”,肥料是增產工具。運用好中醫理論,做好植物營養的應用,減少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
5、積極關注市場的變化,具有戰略合作伙伴意識,大客戶往往被優先照顧,在很多政策方面也享受廠家優待。產品戰略上堅持做減法,力爭做一個廠家就要上量,成為貴賓級客戶,不要做雞肋客戶。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