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麥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東北地區,3月初起春小麥陸續播種。總體看,去冬今春春麥區降水較多,3月中上旬東北西部、內蒙古東部、青海東部、甘肅大部、新疆北部和南部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春播期土壤墑情明顯好于去年,對麥播有利。各地應加強墑情監測,適時播種,因墑因苗指導春小麥灌溉,加強水肥管理,促進春小麥單產提升,為今年糧食豐產打下堅實基礎。
西北春麥區
(一)基本情況。本區域包含內蒙古西部、寧夏引黃灌區、青海部分地區、甘肅河西灌區和新疆春小麥區,春小麥生長季降水極少。去冬今春降雪量較往年偏多,可有效補充土壤水分。目前,內蒙古河套灌區、寧夏引黃灌區、甘肅河西灌區及新疆春麥區已經陸續開始播種,整體墑情適宜,適宜春小麥播種出苗。
(二)灌溉建議和措施。本區域水資源匱乏,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土壤鹽堿化面積大,灌溉是春小麥獲得高產的關鍵技術措施。灌區應采取深度節水灌溉措施,根據土壤墑情、小麥苗情和氣候條件施策,精準灌溉,科學施肥,大力推廣淺埋滴灌和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有條件地區推廣智慧灌溉和精準施肥,提單產創高產。
本區域主要為渠灌區和井灌區,可采取以下三種節水灌溉措施:
1.滴灌
有灌溉條件的區域均可采取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節水抑鹽,提單產創高產。生育期共滴水7—10次,灌水周期8—10天,可根據墑情和苗情適當調整。小麥二葉一心期滴水量25—30m3/畝,拔節期、孕穗期、抽穗期每次滴水量約30m3/畝,揚花至成熟期每次灌水量約25m3/畝。配合水肥一體化技術,全生育期共施用氮肥(N)12.4—13.4kg/畝、磷肥(P2O5)9.1—13.7kg/畝、鉀肥(K2O)3.6—7kg/畝。秋季作物收獲后,可根據土壤鹽堿化情況進行淹灌,灌水量100—120m3/畝。
2.噴灌
西北春麥區也可采用噴灌方式進行灌溉,可采用移動式、固定式等噴灌設備進行灌溉,生育期噴灌約6次,可根據墑情和苗情適當調整灌溉次數。當土壤相對含水量小麥三葉期低于60%、分蘗期低于65%、拔節期低于65%、孕穗期低于70%、抽穗開花期低于70%時、灌漿期低于65%時,及時進行噴灌,每次噴水量25—35m3/畝。秋季作物收獲后,可根據情況進行淹灌,灌水量100—120m3/畝。
3.畦灌
(1)內蒙古河套灌區及寧夏引黃灌溉春麥區:小麥生育期灌水約3次。小麥出苗后,在三葉期前盡量不灌水,促根下扎。如果土壤墑情不足,麥苗長勢偏弱,分蘗期澆第1水,灌水量60—80m3/畝,結合灌水追施尿素15—20kg/畝,若墑情適宜,麥苗長勢正常,適當推遲第1水,但不能晚于拔節期。抽穗開花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時,澆第2水,灌水量60—80m3/畝。灌漿期墑情不足可適量澆第3水,灌水量40—50m3/畝,后期灌水選擇無風天氣,防止倒伏。作物收獲后,秋季適時進行匯地蓄水,灌水量100—120m3/畝,壓鹽儲墑。
(2)新疆和甘肅河西春麥區:生育期灌水3—4次。第1次灌水在3葉期進行,根據麥苗的長勢確定灌水量,畝灌溉60—80m3;第2次灌水在拔節孕穗期進行,畝灌溉60—80m3,長勢偏旺的麥田或墑情過多的麥田,適當推遲灌溉;揚花灌漿期根據墑情狀況進行第3次灌水,灌水量50—60m3/畝。灌漿中后期根據墑情進行第4次灌水,灌水量40—50m3/畝。灌3、4水時應密切關注大風天氣,避免灌水不當引起倒伏減產。秋季作物收獲后,可根據情況進行漫灌,灌水量100—120m3/畝,增墑壓鹽。
東北春麥區
(一)基本情況。本區域包含黑龍江及內蒙古東北部,去冬今春降水較多,目前大部分地區土壤墑情適宜,局地墑情過多。
(二)灌排建議和措施。本區域降水較多,播種期和后期常因降水偏多導致墑情過多,局地易形成濕澇,影響春季播種和秋季收獲,應注重散墑排澇。
針對去冬今春降水較多,一些早春墑情過高地塊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耙雪整地等散墑措施,確保適墑適期播種。有水澆條件的田塊,在二葉一心期和拔節期,適時灌水,隨水畝施純氮3—5kg;抽穗至開花期,隨水畝追施純氮2—3kg,若葉色深綠,可不追氮肥。旱地小麥拔節前后遇到5mm以上有效降雨,可趁墑畝追純氮2kg左右。在抽穗期至灌漿期,結合“一噴三防”噴施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1—2次,每次間隔7—10天。當生長后期、雨水偏多易出現濕澇的地塊,應盡快抽水,排澇降漬。(來源:全國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