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產量構成要素主要為有效收獲穗數、單穗粒數和粒重;這又取決于品種特性、環境條件和種植密度三者的相互作用。生產中由于選育和推廣耐密品種,增加種植密度已成為近年來增加產量的有效途徑之一。
玉米品種密度與產量的關系
玉米品種密度與產量的關系存在“適宜密植區”,同一品種在不同區域、不同生產水平和管理條件下“適宜密植區”有差異;
適宜密植是指在種植玉米時,根據自然條件、品種特性、以及耕作施肥水平等種植合理的株數,這樣田間能形成合理的葉面積,使生育前后期協調發展。我們知道密度與葉面積的關系是,增加密度可增加綠葉面積,提高葉片的光合能力,增加生物產量,但是當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如果繼續增加那么會導致后期葉片嚴重重疊,相互遮陰反而影響光合作用。
另外,增加密度會相應的增加穗數當然會增加產量,但是當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如果繼續增加密度那么會導致果穗變小、籽粒減少,當增加的果穗數不足以彌補果穗變小、籽粒減少所帶來的損失時就表現為減產。
影響玉米密度的因素
1、品種特性
一般株型緊湊和抗倒品種耐密,株型松散(平展)和抗倒能力較差的品種不耐密。對不同品種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植株高大,葉片數多,葉片較平展,群體透光性較差的品種耐密性較差;植株較低,株型緊湊,群體透光性好的品種較耐密。我們常見的中晚熟品種,一般留苗密度不宜超過4500株/畝。
2、土壤肥力
地力水平是決定種植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肥力較好的地塊種植密度宜密,肥力差的地塊密度宜稀。在瘠薄的地塊,施肥量較少時,種植密度過高,植株生長差,空稈多,果穗禿尖嚴重,往往會造成減產;在較肥沃的地塊、施肥量又多時,種植密度就可以適當增加;中等肥力地塊種植密度應控制在品種適宜密度范圍的中間密度。也就是說瘠薄地塊種植品種密度下限,而肥沃的地塊,根據品種的上限或再增加300-500株/畝。
3、土質和地勢
品種適宜種植密度與地塊的地理位置以及土質也有關系,一般陽坡地,通風透光條件好,密度可適當加大;下濕低洼地,通風較差,密度較大時容易發生玉米病害,造成減產,所以要適當降低密度。在土質粘重,土壤透氣性較差的地塊,宜種植稀些,在土壤透氣性好的沙土地、沙壤地宜種植密些。
4、管理方式
精細管理能提高玉米群體的整齊度,缺苗斷壟情況少,減少了壯苗欺弱苗、以大壓小的情況,使個體間的競爭基本協調發展。所以有條件精耕細作時,種植密度可以適當加大。相反在粗放栽培時,種植密度要適當減小。
5、種植區域
一般西北種植密度相對較高,如在山西等地種植密度4500株/畝,到寧夏可提高到5000株/畝,而到新疆可提高到5500株/畝,甚至到6000株/畝。
當然,在掌握以上原則時,絕不能獨立對待,更不能斷章取義,要把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土質情況、管理水平等各方面綜合考慮,然后確定較合理的密度,使所種品種發揮其更大的生產潛能。生產實踐證明,在密度增大時,配合適當的種植方式,更能發揮合理密植的增產效果。
總體歸納總結為:
高桿宜稀,矮桿宜密;
大穗宜稀,小穗宜密;
穗位高宜稀,穗位低宜密;
株型平展宜稀,株型緊湊宜密;
陰坡宜稀,陽坡宜密;
地力瘠薄宜稀,地力肥沃宜密;
光照較弱宜稀,光照充足宜密;
晚熟宜稀,早熟宜密;
來源:山丹丹農業技術、幸福鴻翔、農技掌中寶、種業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