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6月中旬土壤墑情監測結果,華北、黃淮北部、西北東部夏玉米種植區大部干旱,局地重旱,南方夏玉米區墑情適宜,局地墑情過多。當前正值夏玉米播種出苗關鍵期,當前應以抗旱保播種保出苗為重點指導農民科學灌溉,墑情不足至干旱地區在種肥同播后立即澆灌出苗水,小水快灌,確保玉米早出苗、出全苗。玉米生長中期應做好水肥調控,促玉米增粒數、快灌漿。玉米生長后期少量補水補肥,防早衰、增粒重。大力推廣淺埋滴灌、微噴帶、地埋可伸縮式噴灌及大型噴灌機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措施,配套水肥一體化技術,確保水肥精準供應,促進節水增糧。
華北種植區玉米科學灌溉技術
(一)基本情況。該區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北部和山東西北部夏玉米種植區。5月中旬以來,大部分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偏少5成—1倍,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2℃,持續高溫導致土壤失墑加快。河北中南部、山東西北部0—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出現干旱(夏玉米播種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高溫干旱導致部分地區夏播作物出苗緩慢、已出苗的玉米長勢偏弱。
(二)灌溉建議。據氣象預報,未來10天,華北東部累計降水量有15—40mm、華北南部、河南北部、山東等地降雨較小,6月18—21日華北高溫再度發展。墑情不足至干旱的地塊應在播種后立即灌好出苗水,確保出全苗。苗期的玉米可適當蹲苗,但對于干旱較重地塊,比如玉米苗已開始打蔫的,要及時灌溉,補墑降溫。灌水時間應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5點后,小水澆灌,確保田間不積水。拔節期0—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時,灌漿期0—4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75%時,應及時灌溉。華北北部光熱資源緊張的麥玉兩熟地區可在乳熟后期灌溉1次,做到一水兩用,既促進玉米灌漿晚收增產增效,又可使下茬小麥適時足墑播種,確保苗全苗壯。
(三)節灌措施。本區域水資源匱乏,地下水超采嚴重,應增產與節水并重,大力推廣地面滴灌、淺埋滴灌、深埋滲灌、地埋可伸縮噴灌、行走式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采用微噴帶灌溉,帶間距2m,每次灌水量25—30m3/畝。采用滴灌,毛管應鋪設在小行距或等行距的中間位置,每次灌水量20—25m3/畝。也可采用小畦灌,以畦長30m、畦寬3—4m為宜,每次灌水量40—50m3/畝。
黃淮種植區玉米科學灌溉技術
(一)基本情況。本區域包括河南、山東大部、安徽和江蘇兩省淮河以北夏玉米種植區。5月中旬以來,該區域大部降水量偏少5成至1倍,氣溫偏高1—2℃。河南大部,山東魯南及半島中部,蘇皖北部大部氣溫偏高2—4℃,且近10天無有效降水。據監測,大部區域0—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出現干旱(夏玉米播種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
(二)灌溉建議。據氣象預測,未來10天黃淮南部有小雨,局地中雨,對旱情有一定的緩和作用。但黃淮北部降水量偏少,并伴有持續高溫天氣,旱情將進一步加重。未播種地塊應采用干播濕出,播后澆“蒙頭水”,“蒙頭水”宜小水快澆,灌水時間應選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5點后。已出苗但出現干旱地塊要適時小水灌溉,補墑降溫。該地區降水相對豐富,拔節期大部地區不需進行灌溉,但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70%時,要及時灌溉,并追施拔節肥。灌漿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75%時,及時灌溉。
(三)節灌措施。該地區水資源相對豐富,應通過水肥高效管理,實現節水增糧。有條件的地區,建議采用微噴帶灌溉或滴灌,其中微噴帶技術,管帶間距2m,毛管入口壓力0.1MPa,每次灌水量25—30m3/畝;滴灌技術,毛管應鋪設在小行距或等行距的中間位置,每次灌水量15—20m3/畝。結合水肥一體化,適時追肥,提單產促增產。也可采取小白龍灌溉或小畦灌溉,以畦長50m、畦寬3—4m為宜,每次灌水量30—50m3/畝。
西北種植區玉米科學灌溉技術
(一)基本情況。本區域包括山西中南部、陜西關中、甘肅隴南夏玉米種植區。5月中旬以來,該區域大部降水較常年偏少2—8成,氣溫偏高1—2℃。山西南部、陜西關中0—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大部干旱(夏玉米播種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
(二)灌溉建議。據氣象預測,未來10天,西北地區南部累計降水量有15—40mm,旱情將緩解,山西中南部降水偏少且多高溫天氣,干旱將持續發展。各地應密切關注土壤墑情和天氣變化,播種期0—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及時灌出苗水,確保出苗率,已出苗但出現高溫干旱地塊要及時灌溉,補墑降溫。灌水時間應選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5點后,小水澆灌,確保田間不積水。拔節期0—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時,抽雄期0—2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70%時,灌漿期0—4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75%時,乳熟期0—40cm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5%時,及時灌溉。
(三)節灌措施。有條件的灌區宜采用滴灌、噴灌技術,減少灌水量、縮短灌水周期。地面灌溉宜采用小白龍、畦灌、溝灌等技術,推廣大畦改小畦、長畦改短畦,改大水漫灌為小畦勻灌,改全田灌溉為隔溝交替灌溉等。滴灌毛管應鋪設在小行距或等行距的中間位置,每次灌水量20m3/畝左右;小白龍灌溉每次灌水量30m3/畝左右;畦灌或溝灌每次灌水量40—50m3/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