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來,東北地區降雨偏多、溫度偏低、光照偏少,部分地區玉米長勢偏弱。據氣象預測,未來一段時間,東北、黃淮海等地將有大范圍降水過程,積水漬澇風險較大。當前,東北地區春玉米正處于拔節期,黃淮海夏玉米正處于苗期,是促進苗情轉化的重要時期。為科學應對陰雨漬澇影響,以“抗漬澇、促散墑,強田管、促生長,防病蟲、減損失”為重點,立足抗災奪豐收,加強田管促轉化,確保玉米穩產豐產。
(一)排水降漬澇。
密切關注天氣情況,做好暴雨洪澇、冰雹、大風、雷電等災害防御性工作。對低洼積水地塊,及時疏通溝渠,調運各類排水機械,迅速排除田間積水,大程度減少植株受浸時間。同時,清理植株上的泥沙和雜物,促進葉片盡快恢復光合作用和生理機能。
(二)中耕促散墑。
積水浸泡易造成土壤板結,降低土壤通透性,不利于作物生長。東北地區及時鏟趟松土,破除板結加快散墑。黃淮海地區加強劃鋤,促進通氣散墑。對死苗率超過60%的田塊,視情況及時翻耕補種適宜的早熟品種,或改種鮮食、青貯玉米及其他短季作物。
(三)追肥補養分。
泡水、過水地塊土壤養分流失嚴重,應結合中耕及時追肥。東北地區可追肥前移,氮、鉀肥搭配。黃淮海地區及時追施有效氮肥,推薦機械側深施,離苗10厘米左右,注意及時埋土。對發生漬澇和遭受雹災的地塊,通過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等葉面肥料和生長調節劑,促進植株盡快恢復生長。有條件的地區可與病蟲防控藥劑一并施用,做到一噴多效。
(四)防控病蟲害。
加強玉米病蟲害監測預警,做好應急防治、統防統治和聯防聯控,切實減輕病蟲害危害損失。東北地區重點關注玉米大斑病、北方炭疽病、莖腐病,玉米螟、黏蟲等,黃淮海地區重點關注南方銹病、玉米小斑病、褐斑病、莖腐病,玉米螟、棉鈴蟲、甜菜夜蛾、薊馬等。
(來源: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