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又稱玉米條斑病、玉米煤紋病、玉米斑病、玉米枯葉病。主要為害玉米的葉片、葉鞘和苞葉。葉片染病先出現水漬狀青灰色斑點,然后沿葉脈向兩端擴展,形成邊緣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縱裂。嚴重時病斑融合,葉片變黃枯死。潮濕時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層。下部葉片先發病。在單基因的抗病品種上表現為褪綠病斑,病斑較小,與葉脈平行,色澤黃綠或淡褐色,周圍暗褐色。有些表現為壞死斑。
玉米大斑病傳播途徑與發病條件
病原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附著在病殘組織內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種子也能帶少量病菌。田間侵入玉米植株,經10-14天在病斑上可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與玉米品種感病程度有關外,還與當時的環境條件關系密切。溫度20-25℃、相對濕度90%以上利于病害發展。氣溫高于25℃或低于15℃,相對濕度小于60%,持續幾天,病害的發展就受到抑制。在春玉米區,從拔節到出穗期間,氣溫適宜,又遇連續陰雨天,病害發展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間氮肥不足發病較重。低洼地、密度過大、連作地易發病。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
1、選種抗病品種根據當地優勢小種選擇抗病品種,注意防止其它小種的變化和擴散。選用不同抗性品種及兼抗品種。
2、實行輪作倒茬制度。
避免玉米連作,秋季深翻土壤,深翻病殘株,清理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稈,開春后及早處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殘體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桿肥盡量不要在玉米地施用。
3、加強農業防治,適期早播,避開病害發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葉,降低田間相對濕度,使植株健壯,提高抗病力。玉米收獲后,清潔田園,將秸稈集中處理,經高溫發酵用作堆肥。實行輪作。
4、噴藥防治。對于價值較高的育種材料及豐產田玉米,可在心葉末期到抽雄期或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農抗120水劑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連續防治2-3次。
來源:克山縣農業科學技術推廣中心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為了讓廣大農藥肥料行業用戶能夠更好的學習、交流、研討、創新和發展,火爆農化招商網創建了一系列QQ交流群,希望廣大用戶誠信合作,財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