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小麥生產要圍繞“保供、提質、綠色”三大任務,確保全省小麥產能穩定提高,生產方式全面綠色轉型,全面推進小麥產業高質高效發展。2021年受拉尼娜氣象事件的影響,小麥主產區發生春季倒春寒和秋季干旱的概率較大,因此,今年小麥生產要立足抗旱抗寒,科學防災減災,推廣關鍵技術,奮力奪取小麥豐產豐收。為科學指導2021年小麥生產春季管理和秋播工作,現提出2021年小麥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一、優化品種,合理布局
今年秋播工作要在小麥品種篩選上以“品種培優、品質提升”為前提,科學篩選適宜當地種植的抗逆性強、高產穩產、品質優良、適銷對路的小麥品種,結合今年氣候趨勢預測,要兼顧考慮品種的抗旱性、穩產性、節水性,優先選擇抗旱品種、穩產品種、節水品種、優質品種。
要力戒盲目引種、盲目用種。一是禁止越區種植,防止凍害損失。運城、臨汾、晉城等南部中熟冬麥區選擇冬性、半冬性品種;長治、晉中、呂梁、太原等中部晚熟冬麥區選擇冬性、強冬性品種;忻州、朔州等冬春小麥混播區選用強冬性品種和春小麥品種。二要杜絕旱地種植水地品種,以免大旱之年造成較大損失。
2021年小麥主推品種推薦如下:南部中熟冬麥區,水地:濟麥22、品育8012、翔麥23、煙農999、石4366,旱地:臨豐3號、運旱20410、運旱139-1、運旱805;中部晚熟冬麥區,水地:長6990、太412,旱地:長麥251。
在大力推廣高產穩產品種的同時,要加快優質專用品種的篩選和應用,提高強筋、中強筋小麥品種和高品質中筋小麥品種的應用率。目前南部中熟冬麥區水地可積極示范濟麥44、濟麥23、晉麥95、藁優5218、石優20、煙農999、煙農21等強筋中強筋品種,旱地可積極示范晉麥92、運旱618、運旱805、運旱139-1、運旱115、品育8161等強筋中強筋品種。中部晚熟冬麥區可積極示范太412、長6990等高品質中筋品種。
二、狠抓播種關,提高播種質量
“七分種,三分管”,把好小麥整地播種質量關是小麥豐收的基礎。
一是要抓好整地關,要掌握隔年深松深耕、播前旋耕的原則進行整地,打破犁底層,促進根系下扎。
二是高質量秸稈還田。選用大功率秸稈還田機對前茬秸稈粉碎,旋耕兩遍還田。
三是適期適量播種。
隨著氣候轉暖,小麥播期也應隨之推遲,目前我省小麥主產區適播期可比常年推遲5~7天,南部麥區適播期:旱地為9月28日~10月12日,水地為10月5日~20日;中部麥區適播期:旱地為9月25日~10月5日,水地為10月1日~10日。
播量選擇上要推廣半精量播種技術,南部麥區適播期水地播量掌握在每畝12.5~15公斤,旱地播量掌握在每畝7.5~10公斤;中部麥區適播期水地播量掌握在每畝15~17.5公斤,旱地播量掌握在每畝10~12.5公斤。
四是優選播種方式
水地選用寬幅勻播模式,旱地選用探墑溝播模式,可有效提高播種質量,實現精量半精量播種和抗旱播種。五是播后鎮壓。選用帶有有效鎮壓輪的播種機隨播隨壓,或采用鎮壓器在播后進行鎮壓,可有效解決旋耕播種帶來的土壤懸虛及秸稈還田質量差的問題。
三、強化田間管理,突出推廣關鍵技術
田間管理至關重要。
一是精準施肥
推廣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種肥同播技術,減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水地麥田推廣小麥重施底氮平衡施肥技術,氮肥施用按照底施與拔節期追施6∶4或7∶3比例進行配置,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秸稈還田量大的麥田底施氮肥與拔節期追施氮肥按7∶3配置,強筋小麥生產氮肥施用按照底施、拔節期、孕穗期追施6∶2∶2比例配置,旱地麥田采取氮肥一次性底施。
二是冬水前移
在小麥3葉期至晝消夜凍時灌溉越冬水,可有效踏實土壤,補充土壤水分,促進前茬秸稈腐熟,增加冬前分蘗和次生根,抵御冬春干旱和冬季凍害,確保小麥越冬。
三是冬前化學除草
在小麥3~5葉期、雜草2~4葉期開展化學除草,可有效提高防除效果。對冬前未及時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在早春氣溫回升至10℃時開展一次化學除草。
四是早春抗旱保墑
耙耱、鎮壓、劃鋤是早春有效增溫保墑措施,應大力推廣。旺長麥田,返青期耙耱鎮壓或深鋤斷根,控制旺長。晚播弱苗田,及早中耕劃鋤,提溫保墑、促苗早發。
五是春季因墑因苗水肥管理
小麥返青時,當土壤相對濕度低于60%時,要采取小水慢灌或微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進行灌溉,一般墑情好的麥田或冬澆過的麥田,不澆返青水,可因苗推遲到起身或拔節期進行春水管理。一類壯苗,返青起身期控制水肥,拔節期肥水齊攻;二類苗,提早至起身中后期進行水肥管理;三類弱苗,返青期和拔節期兩次水肥管理,一促到底;旺長苗,早春要控制水肥,拔節后期再澆水施肥;旱地弱苗麥田或缺肥麥田,早春可趁雨雪追肥或開溝追肥。
四、關注天氣變化,科學防災減災
干旱、倒春寒、干熱風是我省小麥生產中面臨的三大自然災害。
干旱
我省十年九旱,尤其是春季干旱。自2020年10月以來,我省雨雪持續偏少,部分麥田風干土層達到5~10厘米,近期氣溫持續偏高,大風天增多,因此要高度關注天氣走勢,積極應對干旱威脅,及早采取應對措施。對有水源條件的麥田要因墑因苗澆好返青水,對無澆水條件的旱地麥田要大力推廣鎮壓耙耱劃鋤傳統旱作技術,使干旱影響降到程度。
倒春寒
據氣象部門預測,受拉尼娜氣象事件影響,今年我省春季遭受倒春寒的概率較大,因此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采取有效措施科學應對。
一是在大幅降溫前及時灌水,平抑地溫,預防凍害;
二是發生凍害后進行災后補救。可采取中耕劃鋤、葉面噴施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澆水施肥等措施,促進恢復生長,減少凍害損失。
干熱風
近年來,我省小麥常有干熱風為害,要時刻關注防范。一是適時澆好灌漿水。一般在乳熟期-蠟熟前期、常年干熱風頻發期之前澆水,可有效降低麥田小氣候溫度,增加濕度,減少植株蒸騰耗水強度,有效減緩危害;二是在小麥孕穗至灌漿期噴施2~3次磷酸二氫鉀溶液,增加植株體內磷、鉀含量,提高小麥抗逆能力。
五、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病蟲害
我省小麥病蟲害常年防治重點是小麥紅蜘蛛、麥穗蚜、銹病和白粉病等“兩蟲兩病”,同時兼顧防治莖基腐病、根腐病、赤霉病、紋枯病、吸漿蟲等病蟲害。近年來,條銹病、赤霉病等病害發生范圍呈擴大趨勢,因此要高度重視,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抓住重點地區、重大病蟲、重要時段,統籌兼顧、綜合施策、用藥、科學防控。
一是病蟲防治關口前移。采取播前種子包衣、拌種或土壤處理,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蟲和苗期根腐病、莖基腐病、紋枯病等土傳病害及紅蜘蛛、蚜蟲等蟲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強化返青起身期小麥條銹病、紅蜘蛛等病蟲害防治。對于南部麥區局部近年來發生條銹病為害的形勢,要全面落實“帶藥偵查,打點保面”防控措施,采取“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的預防措施,及時控制發病中心,組織開展應急防治。
三是抓好抽穗開花期赤霉病的預防和防治。近年來,我省南部麥區赤霉病呈加重趨勢,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對赤霉病可能發生區,如果天氣預報小麥開花期有2天以上連陰雨天氣,應將用藥時間提前至抽穗期,施藥后如3~6小時內遇雨,雨后應及時補治。
四是抓好后期“一噴三防”。小麥孕穗至灌漿期,隨著氣溫回升,穗蚜、吸漿蟲、白粉病、銹病、赤霉病等各種病蟲發生將呈上升趨勢,可結合后期防早衰、防干熱風等工作,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將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或植物生長調節劑合理混合,于孕穗至灌漿中期葉面噴施2~3次,達到“一噴三防”、節本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