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到了后期常常會出現小麥干麥頭、死麥穗、白穗、干穗、死穗等等問題,對農民增產增收造成很大影響,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四種小麥病害。農民朋友對此缺乏識別和預防措施!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簡單識別與防治方法。
1、小麥全蝕病
小麥全蝕病造成枯白穗(第1個白穗),又稱立枯病、黑腳病。小麥抽穗后,田間提早出現一片片死亡的麥株,應懷疑是全蝕病。小麥灌漿期―乳熟期是全蝕病癥狀明顯時期。小麥全蝕病癥狀有三黑----黑根、黑腳、黑膏藥。該病在小麥全生育期均可發病。
防治方法:
(1)輪作倒茬:與棉花、蔬菜等經濟作物輪作,也可改種大豆、馬鈴薯等,可明顯降低發病;篩選種植耐病品種;增施腐熟有機肥。
(2)藥劑防治:
①12.5%全蝕凈(硅噻菌胺)200-300毫升,兌水1000毫升,拌麥種100公斤,攪拌均勻堆悶3小時。
②4.8%適麥丹(2.4%苯醚甲環唑+2.4%咯菌腈)30-40毫升拌麥種20-25公斤,堆悶3小時。
③可用3%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80毫升加水兌成100-150毫升藥漿,處理種子10-15公斤或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按種子量的0.03%-0.05%拌種堆悶6小時后陰干播種。
2、小麥紋枯病
小麥紋枯病造成白穗(第二個白穗)。發生了紋枯病的小麥基部1-2節在拔節后顯出中間灰白色,邊緣褐色的云紋狀斑。病斑向內侵入莖稈,引起枯白穗,病斑還向上蔓延到旗葉。小麥生長后期下部葉鞘表面生出白色菌核,后變深為褐色、黑褐色。小麥全生育期均可受害,出現爛芽、病苗枯死、花稈爛莖、枯株白穗等癥狀。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耐病品種;適期播種,避免早播,適當降低播種量;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配合施用氮、磷、鉀肥。不要偏施氮肥,增強抗病力。
(2)種子處理。用2.5%適樂時15-20毫升或2%立克秀0.2%戊唑醇10-15克,兌水700毫升,拌種10千克。
(3)藥劑防治。防治指標:返青至拔節期(一般在3月10日前),病株率10-15%。第1次用藥防治適期。這次打藥特別重要,要強調噴勻打透,藥液噴灑到基部病斑。每畝用5%井岡霉素水劑8-10g兌水60kg或15%三唑酮可濕性80g,兌水60kg噴莖基部。
3、小麥根腐病
小麥根腐病形成白穗(第三個白穗)。主要是生長后期發病,病株易拔起,但不見根系腐爛,引起倒伏和形成“白穗”。感病種子胚局部或全部變褐色形成“黑胚粒”。種子表面也產生梭形或不規則形褐斑。各地均有發生。
防治方法:
(1)選育抗病品種。
(2)加強栽培防病措施。控制苗期病害的關鍵是適時播種,施足基肥,及時追肥,覆土不宜過深,麥田不連作。
(3)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2%戊唑醇拌種,或3%苯醚甲環唑250~300ml兌水500ml,拌麥種50公斤。也可用種子重量0.02%(有效成分)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拌種,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60~80g拌麥種50公斤,要嚴格掌握適宜的劑量,防止藥害發生。
(4)發病初期,選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500~3000倍液噴霧,或5%井岡霉素水劑10克加水40公斤噴霧防治,隔7~10天再噴一次。噴藥應噴勻、噴透,使藥液充分浸透根、莖。
或者在小麥返青至拔節期,畝用烯唑醇等高效殺菌劑50毫升(加葉面肥)兌水40公斤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4、小麥赤霉病
赤霉菌造成白穗(第四個白穗)。赤霉病原是長江中下游冬麥區的主要病害,近年在黃淮麥區有加重趨勢。
噴藥防治:
防治小麥赤霉病以預防為主,重點是在小麥揚花期前后預防穗腐發生。在小麥抽穗揚花期,如果遇到降雨、多霧、陰天或良好的濕度條件,利于赤霉病菌浸染傳播。
雨前要及時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0%多菌靈鹽酸鹽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咪鮮胺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1500液噴霧。
以上內容就是小麥干麥頭、死麥穗怎么辦?白穗、干穗、死穗的原因大全!如何預防?希望這內容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種植方法和技術,可以關注火爆農化招商網,更多精彩資訊等待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