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氟硫磷是韓國化學研究院(KRICT)發現,并由Sungbo Chemicals Co。 Ltd。主導開發的新型吡唑有機磷類殺蟲劑,1996在韓國登記上市。并已于2017年6月26日國內化合物專利期屆滿。
按常理來說,一個新化合物專利到期,多少會有一些公司在國內登記,并銷售。但吡氟硫磷卻無聲無息。不僅國內無一人登記此產品,知網上更無相關文獻資料。其國內獲取到的信息非常之有限。筆者嘗試找到吡氟硫磷的相關信息了解其遇冷的原因,歡迎大家共同討論:
防治病蟲害及作用機理
吡氟硫磷屬于新型有機磷類殺蟲劑,用于水果,蔬菜,水稻上相關害蟲的防治,主要用于控制小菜蛾等鱗翅目害蟲,為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
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我們并不陌生,大多數的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都是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乙酰膽堿酯酶(AChE)存在于昆蟲神經系統,在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中與乙酰膽堿(ACh)受體一起參與完成神經與神經及神經與肌肉突觸之間動作電位的傳遞。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將會抑制神經神經遞質傳遞的停止,從而導致動物的麻痹甚至死亡。
吡氟硫磷在殺蟲譜上與毒死蜱(氯吡硫磷)等有機磷類殺蟲劑和氟蟲腈類似,并無優勢。而作為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與部分有機磷類殺蟲劑存在著交互抗性,而有機磷類,特別是毒死蜱已經具有成熟的使用技術及生產工藝,要想分一杯羹談何容易。
結構特點
吡氟硫磷的IUPAC化學名稱為O,O-二乙基O-(1-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基)硫代磷酸酯,相對分子質量為380.3,經驗式為C14H16F3N2O3PS。
與毒死蜱相對比:
作為有機磷類殺蟲劑, 其活性結構與傳統有機磷類殺蟲劑類似,故存在著交互抗性。但不同的是吡氟硫磷引入了芳香環上含-CF3的結構。含氟雜環結構的農藥活性成分近年來一直是新農藥創制的重要方向。相對于含氯的毒死蜱,對環境更加的友好,且-CF3結構能提高農藥活性。
其在國內的專利情況與登記信息不同的是,專利情況除了制備方法為韓國Sungbo Chemicals Co。 Ltd 所有之外,還有9個復配專利,分別由海南正業中農高科,安陽安林生物化工和海利爾藥業申請,主要為與菊酯類和煙堿類農藥的復配。
總結
筆者認為,如果用專利情況來表現其具有創造性,新穎性等科研價值。那么登記情況就表現出來的是該產品的市場價值。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吡氟硫磷作為新型的含氟有機磷類殺蟲劑具有廣闊的市場,但前路仍然漫漫。筆者認為吡氟硫磷未能進入我國市場或引起重視的主要原因為以下幾方面:
1.其復雜結構使得合成難度提升及雜質控制困難;
2.高企的價格相對于競品(毒死蜱,氟蟲腈)并不具有競爭性;
3.嚴重缺乏市場宣傳和前期推廣;
4.相似的作用位點導致與有機磷類殺蟲劑具有交互抗性,而有機磷類殺蟲劑作為傳統產品被廣泛使用于農業和衛生領域,這就導致了吡氟硫磷還未進入市場,可能害蟲就已經具有嚴重抗性的尷尬局面。
但另一方面,作為“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新型含氟有機磷類殺蟲劑,其科研價值遠遠大于市場價值,對推動農藥高效,環境友好有著積極的作用。
來源: 農藥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