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馬是玉米苗期的重大病害,主要以成蟲或若蟲在玉米心葉內刺吸嫩葉汁液,破壞玉米生長點,往往使玉米葉片發黃失綠,嚴重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那么,玉米薊馬有哪些危害表現?該如何防治呢?
玉米薊馬的發生規律:
在春季,黃朵薊馬先在麥類等作物上繁殖為害,其后一部逐漸向春玉米菌上轉移,由于麥類面積較大,因此春玉米和中茬玉米的蟲源主要是來自麥類。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在麥類、春玉米上有一個若蟲高峰,6月中在麥類、春玉米、中茬玉米上又有一個成蟲高峰,6月下旬還有一個若蟲高峰,7月上旬在春玉米、中茬玉米和夏玉米上又出現一個成蟲高峰。因此,這幾次高峰的出現,在防治上要根據蟲情及時采取措施。
玉米薊馬的危害特點:
薊馬較喜干燥條件,在低洼窩風而干旱的玉米地發生多,在小麥植株矮小稀疏地塊中的套種玉米常受害重。一年中5~7月份的降雨對薊馬發生程度影響較大,干旱少雨有利于發生。一般來說, 在玉米上的發生數量,依次為春玉米>中茬玉米>夏玉米。中茬套種玉米上的單株蟲量雖較春玉米少,但受害較重,在缺水肥條件下受害就更重。
成蟲行動遲緩,多在時反面為害,造成不連續的銀白色食紋并伴有蟲糞污點,葉正面相對應的部分呈現黃色條斑。成蟲在取食處的葉肉中產卵,對光透視可見針尖大小的白點。為害多集中在自下而上第二至第四或第二至第六葉上,即使新時長出后也很少轉向新口中為害。
玉米薊馬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
(1)鏟除田間地頭雜草并移出田外,有效降低蟲口基數。
(2)結合田間間苗定苗時,拔除有蟲苗,并帶出田外銷毀,可減少薊馬蔓延為害。
(3)加強管理,適時灌水施肥,改變玉米田間小氣候,使其濕度加大,可有效地減輕薊馬為害。
(4)對于已形成“牛尾巴”的玉米苗,從頂部掐掉一部分,或用錐子從鞭狀葉基部扎入,從中間豁開促進心葉恢復正常生長。
2、藥劑防治:
可選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每畝15-20 克,或畝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30-50 毫升,或 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8-12克,兌水30-45公斤,均勻噴霧。噴藥時,注意噴施玉米心葉內和田間、地頭雜草,還可兼治灰飛虱、粘蟲等害蟲。
***后想,小編提醒廣大農戶,薊馬一般是晝伏夜出,所以盡量在早晨或傍晚用藥效果較好。以上就是玉米薊馬發生有哪些危害表現?該如何防治?玉米薊馬防治措施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