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木植物,別名花旗參、洋參、西洋人參,原具有滋補強身、養陰補氣、生津止渴、補肺降火等功效。有著不錯的種植效益,那么西洋參怎樣種植?西洋參栽培技術。
西洋參栽培技術
一、栽培技術
1.種子處理
西洋參的種子屬胚后熟類型,具有長期休眠的特征,因此,必須通過種子處理,使其完成形態后熟和生理后熟。西洋參種子的形態后熟***適溫度為10℃-15℃。將種子拌清潔的細沙儲藏,保持7%的濕度,置于地下室內,在10℃-15℃溫度下處理60d后,其裂口率可達80%以上,胚長達4.25mm以上。在完成形態后熟階段之后,還須在0℃-5℃的低溫下處理120d,才能通過生理后熟階段而發芽,其發芽率達85%左右即可播種。[4]
2.西洋參種植時間
采用點播。宜在春季2、3月進行,或在秋末冬初。株行距5cm×10cm,每穴播入種子2粒,播后覆土3cm,上蓋腐熟落葉或稻草等10cm,澆水保持濕潤。每667㎡播種量為5-6kg.
二、栽培管理
1.選地
在我國低緯度地區,宜選擇海拔高度800-1100m的山地闊葉林地帶或肥沃的園田。此處土壤呈微酸性,富含腐殖質,土層較厚,且易于排水,氣候涼爽而濕潤。以周圍有灌溉條件的休閑地或生疏地為好。
2.整地
選好的參地,應在播種前1年的春、夏進行深耕,深度30cm左右,休閑1年,使土壤暴曬風化,每平方米分別拌50%多菌靈8g,進行土壤消毒。再施入2-3kg腐熟廄肥、1kg骨粉或過磷酸鈣,與畦土混勻,整平耙細,筑成寬1.2m、深2.5cm的高畦,作業道寬70-80cm,以利排水、空氣流通和接受散射光。
3.移栽
參苗經培育2年后,按株行距12.5cm×25cm進行移栽。栽植時期以秋季10月底地上部枯萎后進行為好,也可春栽。按大、中、小分級栽培。多采用斜栽法,栽植溝與地面保持40°-45°的斜角,栽時根部朝下,芽向上,溝內撒施一些骨粉,然后覆土厚約5cm,然后畦面覆4-5cm樹葉或麥草短節,或再加蓋3cm的鋸木屑,以保持幼苗越冬和防止雜草滋生。
三、田間管理
1.減薄蓋草,參園消毒
在3月中旬,西洋參種子或參根越冬芽萌動前,應將畦面防寒保墑蓋草減薄,提升土溫。出苗后將蓋草全部去掉,運出參園集中燒毀,進行清園,并及時用1%硫酸銅或多菌靈500倍液等藥劑進行1-2次參園消毒,藥劑噴灑除參床外還應噴灑作業道、地坎、參園四周、竹籬,減少和消滅越冬菌源。結合春季松土,覆蓋新的蓋草,以防寒保墑,防止土壤板結,夏季降低地溫抑制雜草生長等。
2.加減棚簾調光溫
西洋參在春、夏、秋三季節對透光度和溫度有不同的要求,應根據其需光、需溫特點,因時而宜,在參棚上加蓋樹枝、竹梢,掛簾等進行光照和溫度調節,以促進參苗健壯生長,提高結實率。
3.水份調控
依據西洋參的需水規律,充分利用活動式防雨棚和參園排水系統,在連陰雨、暴雨時及時防雨排水,雨后若土壤濕度過大應及時卷膜,去掉圍簾通風散濕。春旱、伏旱要在早晚及時補水或淋小雨,也可在畦面加蓋碎草1-2厘米厚,以保墑防旱等。同時,還應及時檢查修補防雨棚,防止雨水漏入參畦,形成局部漬水造成濕害并因濕害引發病害的流行。
4.拔草扶苗
參園雜草應堅持拔早、拔小、拔了,保持無兔絲子等雜草的危害,三、四年參畦邊植株易被擠倒,應在床邊打木樁、綁竹棍培土扶苗。
5.追肥
西洋參生長周期長,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重疊期長,對營養需求量大,易出現脫肥、缺肥現象,應及時進行追肥,滿足西洋參對肥料的要求。展葉初期,是西洋參追肥的***個重要時期,此期追肥對莖葉生長、開花結果特別重要,追肥辦法:即在出苗后半月結合松土除草(一年生苗及移栽苗外),溝施有機復合肥料,每平方米施腐熟過篩餅肥或圈肥0.5公斤,蓋土、灌水、蓋草。三、四年生留種田的蕾期、開花期各噴施一次0.01%硼酸,以促進授粉和提高結實率。
6.疏花疏果
對二年生和非留種田的三、四年生參園,在花梗長到1-2cm時選晴天摘除花果、花蕾,以免消耗植株的營養,根部營養的吸收。三、四年留種田摘除花序中部小花,進行疏花,以集中營養,促進結實率,提高種子千粒重,培育優質種子。疏花疏果后應及時噴灑農藥,防止病從“口”入。疏下的花蕾果實干后作茶飲用,有較高的滋補作用。
7.防洪排澇
雨季到來之前應整修人字形排洪溝,清理排水畦溝,參園能及時行洪、排水、降低參園濕度。
8.及時采摘種子
西洋參果實油綠色轉為紫色,再轉為鮮紅色時,即可采收留種。采種應成熟一批,采收一批,以種子質量。海拔過高,種子成熟較晚的,不宜留作種用。
9.種子處理
采收后的種子根據不同播種時間安排,采取相應的種子處理方法。主要方法是:
沙藏變溫處理:在種源缺乏時采用,現基本不用這種方法,故省略介紹。
自然催芽處理:自然催芽處理在生產上較沙藏變溫處理推遲一年,但這種方法操作簡便,后熟程度一致,出苗整齊。
具體方法是:將收獲的種子在脫凈果肉后,用500倍代森錳鋅或100-200ppm多抗霉素處理2小時后撈出瀝水,與河沙混合(一份種子,三份濕河沙),裝入編織袋中,并在房前屋后向陽利水地中挖一土坑,將參種袋埋入土壤中,上蓋草防曬保濕,且每10-15天挖出檢查一次,直至種胚完全成熟,取出播種。此種方法一是要防止鼠害,二是每袋裝種不宜過多,否則易造成損失。
直播處理:此種方法與自然處理原理相同,在生產上仍然推遲一年,其具體方法是:將采摘的參種(帶果肉)按其播種規格直接播入參畦里,覆蓋2-3cm藥劑處理后的麥秸或茅草,讓其在地里自然催芽處理。此種方法要求:(1)必須提前準備好參畦。(2)播種后要經常檢查參畦水份,過干要及時補水以免種子失水時間長而造成損失。(3)因種子在參地保留時間過長,要注意鳥、鼠危害。
四、越冬期管理
冬季西洋參枯萎倒苗后,及時畦面的莖葉和病殘組織,并噴灑抗菌農藥,消滅減少越冬病原菌。上凍前收膜下簾,將備好的防寒物蓋畦,防寒保墑。寒冷地區應增加防寒物厚度或利用舊農膜覆蓋,防止凍害。
五、收獲加工
適時采挖
西洋參四年后易染病,所以大都確定在四年期收挖。于寒露節前后(9月底至10月初),當參園有半數葉片變黃時及時采挖。采挖過遲,參根呼吸作用使參根變輕,加工折干率低。采挖時用釘耙細心進行,勿傷芽苞及參根,并抖凈泥土,隨即分等。
烘干加工
采挖后的鮮參應及時加工,先沖洗干凈參根上帶的泥土。要用水輕微沖洗保持自然色澤和橫紋,涼2-3天,當參根由脆變軟,表皮浮水干后,送入烘房。烘房裝置加溫通風設備,***高45-50℃,***低常溫30℃,相對濕度60%左右,溫度由低到高,后由高到低反復進行烘干,烘至七八成干時,堆積蓋物發汗1-2天,使參根中心部位水分慢慢達于表層,這時參根又由硬變軟,再送進40℃條件下烘干24小時后,升至45℃,直至全干。溫度不能過高,濕度不能過大,以免參根斷面變褐、抽勾走油、糖心。溫度也不能過低,否則不易干燥,斷面變為青色,達不到優質參的標準。溫度適中參根收縮不多,色澤鮮亮,為天然土黃色,有西洋參的清香氣味。
想必大家對西洋參怎樣種植,西洋參栽培技術都有進一步的認識,希望這些內容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