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國重要的大田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極為廣泛。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粗縮病的出現導致玉米嚴重減產,那么玉米粗縮病應該怎么防治呢?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玉米粗縮病的癥狀及防治技巧,供大家參考使用。
玉米粗縮病是由玉米粗縮病毒引起的一種玉米病毒病,該病是我國北方玉米生產區流行的重要病害,病毒由灰飛虱傳播。灰飛虱是一種重要傳毒昆蟲,有隨氣流遷移和隨雨水降落的習性,可通過吸食玉米植株汁液將玉米粗縮病病毒傳播給健康玉米植株。近幾年玉米粗縮病發生較重,造成玉米不同程度的減產。苗期是玉米粗縮病發生的敏感期,目前北方玉米陸續播種,因此要在苗期及早預防粗縮病發生。
發生特點
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發病,以苗期受害重,病株明顯矮化,高度不到健株的1/2,葉色深綠,寬短質硬,呈對生狀,葉背面側脈上現蠟白色突起物,粗糙明顯。病株分蘗多,根系不發達,易拔出。多數不能抽穗結實,個別雄穗雖能抽出,但分枝極少,沒有花粉。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主要靠灰飛虱傳毒。灰飛虱成蟲和若蟲在田埂、地邊的雜草叢中越冬,翌春遷入玉米田。此外冬小麥也是玉米粗縮病毒的越冬場所之一。玉米5葉前易感病,10葉期抗病性增強。該病發生與帶毒灰飛虱的數量及栽培條件相關,玉米出苗至5葉期如遇傳毒昆蟲遷飛高峰期則易發病。套種田、早播田及雜草多的玉米田發病較重。玉米粗縮病的潛育期為10-20天。
綜合防治措施
在玉米粗縮病的防治上,要堅持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方針,其核心是控制毒源、減少蟲源、避開危害。
加強監測和預報在病害常發地區要有重點地定點、定期調查小麥、田間雜草、玉米粗縮病的病株率和嚴重程度,同時調查灰飛虱發生密度和帶毒率。對玉米粗縮病發生趨勢做出及時準確的預測預報,指導大田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盡管目前玉米生產中應用的主栽品種有一定的抗病性,但缺少抗病性強的優良品種,且品種間感病程度仍存在一定差異。因此,要根據本地條件,選用抗病性相對較好的品種,同時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單一抗源品種的大面積種植。
調整播期根據玉米粗縮病的發生規律,在病害重發地區,應調整播期,使玉米對病害為敏感的生育時期避開灰飛虱成蟲盛發期,降低發病率。
雜草地邊、田間雜草是玉米粗縮病傳毒介體灰飛虱的越冬越夏寄主。在玉米播種前或出苗前用化學除草劑大面積田間、地邊雜草,減少毒源。
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澆水,加強田間管理,促進玉米生長,縮短苗期時間,增強玉米抗耐病能力,減少傳毒機會。結合定苗,拔除田間病株,集中深埋或燒毀,減少粗縮病浸染源。
藥劑防治提倡播種藥劑包衣種子,以防治地下害蟲及玉米苗期的一些病蟲害。在此基礎上,對玉米粗縮病重點發生地塊,在灰飛虱傳毒危害期,尤其是玉米7葉期前,每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45毫升,對水30公斤噴霧,隔6-7天1次,連噴2-3次,可防治灰飛虱、薊馬,同時兼治蚜蟲,能有效防止玉米粗縮病的發生和蔓延。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玉米粗縮病的防治技巧,希望對大家種植玉米過程中防治玉米粗縮病有所幫助,祝愿大家種植的玉米都能遠離玉米粗縮病的侵襲,茁壯成長,獲得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