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各地大面積發展蔬菜種植產業,無論是溫室大棚與露天種植,辣椒是很多菜農的選擇。辣椒產量十分可觀,但是病害發生比較嚴重,特別是病毒病等惡性病害發生普遍,危害極大。那么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辣椒疫病、病毒病、臍腐病和褐斑四種辣椒病害防治技術,一起看看吧!
1.疫病
1.1 發生特點及原因分析
辣椒疫病是由低等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保護地秋延后辣椒以苗期至苗蕾期發病較為嚴重。疫病病菌往往由植株基部莖稈侵入,病部呈墨綠色,后呈黑色。該病的發生與栽培管理方式和雨水有關,因此,年度間發病程度差異較大。東臺地區苗期常年病株率30%左右,移栽后病棚率10%~35%、病株率5%~45%,嚴重的發病中心辣椒毀苗后需補栽。
辣椒疫病屬高溫高濕型病害,發生的適宜溫度為25~30℃,空氣濕度90%以上,因此,秋延后保護地辣椒生產期間如高溫、多雨,易誘發疫病。生產上苗床反復澆水、大田降濕排水系統不配套、辣椒移栽降雨后再覆膜、幼苗遭受雨淋等都可導致辣椒發生疫病為害。
1.2 防治技術
辣椒疫病發病快、病程短,用藥防治難度大。控制秋延后辣椒疫病應以農業防治措施為主,創造病害不易發生條件,以藥劑防治為輔。
①農業防治措施。農業防治措施以避雨、控水、防澇為重點。保護地秋延后辣椒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方便的地塊種植,同時應疏通外三溝、配套內三墑。高溫季節,辣椒幼苗水分蒸發快,需水量大,苗床補水宜少不宜多。
移栽時要堅持先搭棚后定植,避免辣椒幼苗遭受雨淋。灌溉優先采取滴灌的方式,如條件不具備需要人工澆水的,應注意不要將泥土濺到植株上,以切斷病菌隨水傳播的途徑。
②化學防治措施。化學防治在于及時預防,正確選擇藥劑和施藥的方法。提前預防,主要是控制苗床幼苗發病、杜絕帶病苗下田,移栽前噴淋根莖部,從而防止病菌傳播。苗床期辣椒齊苗后,用35%烯酰·霜脲氰懸浮劑800倍液噴霧。
多年田間試驗表明,移栽后用35%烯酰·霜脲氰懸浮劑800倍+50%氯溴異氰脲酸可溶性粉劑600倍(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混合液噴淋辣椒根莖部效果好。每畝用液量不少于100 kg。不提倡葉面噴霧。
02病毒病
生產上,保護地秋延后辣椒病毒病發生嚴重,東臺地區常年病棚率很高、病株率30%左右,一般減產20%以上。病毒病病菌在植物體內復制增殖快,已經成為秋延后辣椒生產上的一大難題。
其中,以花葉病毒病為主。據調查分析,秋延后辣病毒病重發主要與田間煙粉虱發生量大、傳毒介體帶毒率高以及防治措施不到位等有關,要堅持提早預防、防蟲控病、有效防控的原則。
2.1 控制傳毒介體數量
秋延后辣椒生長期間溫度高,蚜蟲、煙粉虱繁殖速度快、發生量大;加之,多數地區春椒、秋椒相鄰種植,兩季辣椒間病毒易隨蟲傳播、交叉感染,從而加重發病。生產上,應在秋延后辣椒出苗后及定植后及時防治蚜蟲、煙粉虱。對于高抗地區,可選用噠螨靈、烯啶蟲胺或呋蟲胺等藥劑防治。
2.2 提前用藥預防
移栽前,建議用氯溴異氰脲酸+甲環唑作出嫁藥進行噴霧,對病毒病和根部病害有預防效果。移栽后,要重視病毒病的預防工作,做到控前壓后、降低病毒基數、抑制病毒顯癥。試驗表明,用寡糖鏈蛋白(阿泰靈)+高鋅或氨基寡糖素+氯溴異氰脲酸防治效果較好。
03臍腐病
辣椒臍腐病是由缺鈣引起的生理性病害,表現為膨大后的果實在臍部出現類似太陽曬傷的水浸狀病斑。生產上,秋延后辣椒臍腐病大面積發生現象越來越突出,且發病重、損失大。東臺地區嚴重田塊病果占30%以上。
辣椒臍腐病發生嚴重的原因有3個:一是蔬菜復種指數高,重茬面積大,土壤帶走的養分元素多,但補充少。二是肥料使用不合理。有機肥使用不足,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協調供養能力不強;偏施氮、鉀肥,但中量元素補充不夠,土壤鈣元素匱乏。三是葉面補鈣認識存在偏差,使用方法不當。如鈣本身不易溶解、吸收和轉化;辣椒果實表面光滑、藥液附著力差、利用率低;同時,鈣屬于中量元素,辣椒對其需要量大,葉面一次供給無法滿足辣椒的需求。有效控制保護地秋延后辣椒臍腐病的發生,需要采取綜合預防措施。
3.1 避免重茬
保護地秋延后辣椒種植應避免重茬,因重茬年限長的田塊發病重。
3.2 合理施肥
優先使用商品有機肥,每畝 200~300 kg,注重搭配使用過磷酸鈣,每畝40~50 kg,可補充一定的鈣肥,提高土壤協調供肥能力。
3.3 掌握葉面補鈣技巧
提前補鈣,一般于辣椒開花掛果期葉面噴施,切勿等田間出現缺鈣癥狀時再補。鈣肥宜選擇螯合鈣。東臺地區用志信鈣硼鈣+吡唑醚菌酯·克菌丹噴施效果較好,一般5~7天1次,連用2~3次,可有效控制臍腐病的發生。
04褐斑病
褐斑病是半知菌類真菌性病害,病菌可隨空氣、雨水傳播。近年來,秋椒褐斑病的發生呈上升趨勢。病菌以侵染葉片為主,發生嚴重時也可侵染果柄和果實。該病會影響植株的光合作用,甚至造成落葉、落果,直接影響秋椒產量和品質。
4.1 及時發現、適時用藥
辣椒褐斑病具有傳播快、為害大、發生隱蔽、病菌抗性上升等特點。因此,生產上要及時發現、正確防治。由于褐斑病病菌易侵染衰老組織,植株往往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應掌握田間10%植株葉片出現病斑時用藥防治。
4.2 優選藥劑
用于防治褐斑病的藥劑較多,如甲基硫菌靈、咪鮮胺、苯醚甲環唑、氟硅唑等,但藥劑間防效差異大。田間試驗表明,用42%咪鮮·甲硫靈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40%吡唑醚菌酯·克菌丹懸浮劑500倍+25%苯醚甲環唑乳油1 500倍混合液,5~7天1次,連用2次病害即可得到控制。
以上就是辣椒疫病、病毒病、臍腐病和褐斑四種辣椒病害防治技術的所有介紹了,希望小編的分享能幫助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19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