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膠囊農藥是國內大環境下必然的發展產物,但是為何其推廣困難?和傳統農藥制劑相比,微膠囊農藥有哪些優缺點?
近年來,迫于環境保護和農產品質量的雙重壓力,國家針對高毒、高殘留、高風險農藥的限產、停產政策不斷出臺。受城鎮化建設提速,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等方面因素影響,農藥制劑加工業面臨著一場深刻的變革,而這一變革使得農藥制劑向緩釋化、低溶劑化、水基化、顆粒化的發展日漸成為必然趨勢。
微膠囊農藥是用一種特殊的高分子囊壁材料,把農藥的有效成分包裹起來,以控制農藥有效成分的緩慢釋放,猶如給農藥穿上了一層保護衣,這樣就避免了農藥與環境的直接接觸,減少農藥在環境中的散失,從而提高了農藥的利用率,減少了農藥用量,減低了農藥的累積殘留毒性。該類農藥根據防治害蟲的需要,通過滲透作用和高分子的降解緩慢釋放出來,能合理有效地防治害蟲,與常規農藥相比,具有低毒、高效、長效等特點,而與其它劑型農藥相比,這一類農藥有一個十分突出的優點,就是一次施藥,長時間有效,大大節省勞動力成本。
在醫藥市場,微膠囊醫藥早已是盡人皆知、深受歡迎的劑型。微膠囊農藥為什么會出現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目前,國內外緩控釋農藥劑型繁多,與種子包衣劑、顆粒劑等市場較好的緩控釋農藥相比,微膠囊農藥釋放特性易受環境的影響,其環境穩定性有明顯缺陷,緩釋效果不足,慢,持效期長表現不明顯,微膠囊農藥又有較高的技術、加工難度和生產成本,農藥使用者缺乏對微膠囊農藥的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等,特別是一些技術不過關的微膠囊農藥流入市場導致良莠不齊,劣質產品給微膠囊農藥抹黑,這些都成為其發展瓶頸。不是任何一種農藥都適宜加工成微膠囊劑型,切忌一哄而上。那么,究竟應該怎樣打破微膠囊農藥發展難、推廣應用更難的格局?
專家指出,國家要加大投入,鼓勵微膠囊農藥等新型綠色環保緩控釋農藥的研發,組織技術攻關,克服持效期短、性能不穩定等技術難題,比如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胡樹文所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成功研制出一種新型綠色環保緩控釋農藥,為微膠囊農藥研發和推廣應用推開了希望之門。各農藥主流媒體應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引導農藥使用者走出誤區,了解使用農藥防治有害生物的目的是通過化學防治把有害生物對農作物的危害控制到一定程度,確保農業增產增收和農產品質量。
要加大微膠囊農藥推廣、示范的力度,加強政策引導,建立政府采購和相關的補助試點,在農藥登記上對微膠囊農藥出臺優惠政策,減免重復試驗,適當縮短審批時間。制定相關質量標準,規范行業行為,加強市場監管,市場上的偽劣、不合格產品,凈化新型農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