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開始,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組織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廣西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等教學、科研單位監測中國水稻褐飛虱抗藥性,目前監測到水稻褐飛虱對噻嗪酮處于高至極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數達711倍,已不適于防控褐飛虱。
噻嗪酮是一種抑制昆蟲表皮幾丁質合成的生長調節劑,導致昆蟲在蛻皮過程中死亡,對褐飛虱具有很高的觸殺活性,特別是對若蟲效果尤佳,現已成為防治褐飛虱的主要品種之一,近年來使用量大幅增加,抗藥性也隨之增長。
據了解,此次監測主要采用水稻褐飛虱抗藥性測定標準方法——稻莖浸漬法(農業行業標準NY/T1708-2009),測定了全國10省28個監測點的褐飛虱田間種群對噻嗪酮的抗性。結果表明江蘇無錫,安徽潛山、和縣,福建福清,湖北棗陽,湖南寧鄉、芷江,廣東韶關、雷州,廣西南寧、永福等11地褐飛虱種群對噻嗪酮的抗性倍數>160倍,已處于極高水平抗性,其中廣東雷州種群抗性倍數,為711倍;其余17個監測點褐飛虱種群對噻嗪酮的抗性倍數<160倍,但都處于高水平抗性。
為了解噻嗪酮防治褐飛虱田間實際效果,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在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安徽省廬江縣、江西省上高縣、廣西區永福縣4地開展了噻嗪酮防治褐飛虱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藥后5天,邗江、廬江、上高、永福4地田間防治效果為40.1%-61.0%;藥后10天防治效果為31.0%-63.3%。結果表明,當前噻嗪酮對褐飛虱防治效果已大幅降低,絕大部分稻區防治效果不到65%,已不適于防控水稻褐飛虱。
鑒于當前水稻褐飛虱田間種群對噻嗪酮產生高至極高水平抗性的現狀,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建議有關水稻生產省(區、市)在褐飛虱防治中暫時停止使用噻嗪酮,交替輪換使用吡蚜酮、烯啶蟲胺等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延緩褐飛虱抗藥性的發展,避免因防效下降而影響水稻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