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市場上使用量逐日遞增、使用技術也日趨完善。在農作物整個生長周期,植物生長調節劑為農作物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為我國的農業生產貢獻了巨大力量。與此同時,隨著“爆炸西瓜”事件的發生,一度把植物生長調節劑推到了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使人們對植物生長調節劑充滿了爭議。
作為一門促進農作物高產優產的技術,我們必須積極面對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中出現的問題并科學地進行解決。近日,第二屆中國植物生長調節劑發展與應用工作交流會在鄭州舉行。針對如何科學認識、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話題進行總結。
一是選擇三證齊全的調節劑產品。在我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生產和使用管理上歸入“農藥”類,用于調節植物生長的產品須按“農藥”登記。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合法生產和銷售,必須具有農業部核發的“農藥登記證”、工業品許可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或“生產批準文件”以及“執行標準證”。
二是要有明確的調控目標。
涉及內容包括解害扶苗、扦插生根、促塊莖發育、疏花疏果等16個方面。
三是嚴格控制使用濃度和劑量。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中,一定要注意劑量與濃度要準確。使用濃度或劑量直接影響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的效果和用藥的性。很多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不同濃度下可能起著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作用,如生長素類的2,4-D、萘乙酸等。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濃度分為無效區、作用區和要害區。其中,不同調節劑的作用濃度不一樣;相同調節劑對不同作物的作用濃度不一樣;相同調節劑對同一作物的不同時期也可能不一樣;氣候條件不同,作用濃度也可能有差異。
四是掌握好使用時期和用藥時間。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生理效應往往與植物的生長發育時期相關,不同的生長期使用可能有不同的生理效應,可能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甚至產生藥害風險。
五是不同作物對調節劑效應敏感性不同。在選擇使用調節劑時,要充分考慮不同作物及品種的敏感性而合理選擇。如:棉花對矮壯素非常敏感,稀釋倍數很大,而且用后還容易造成貪青晚熟,葉片也變脆易脫落,生產上一般都采用甲哌嗡控旺縮節。多效唑對水稻具有較強的生理效應,能增加有效分蘗,培育壯秧,但對玉米的敏感程度就很低。禾本科作物對萘乙酸的耐受能力明顯高于闊葉作物,瓜類尤其敏感。
六是使用調節劑應采用合適的方法。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方法通常有噴霧、浸泡、涂抹、噴施、灌根、點滴等。應根據不同調節劑的生理特性和不同的作物選擇合適的使用方法。生產上,使用方法不當是造成植物生長調節劑藥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2,4-D用于防止番茄落花,只能采用涂花柄的方式,如果采用對氯苯氧乙酸鈉防止番茄落花,除涂花柄外還可噴花朵。但兩者如果葉面噴施則會造成新葉畸形卷曲,造成藥害。
七是注意植株長勢和氣候的變化。一般而言,對于生長延緩劑的使用,植株長勢好的,用包裝說明推薦的高濃度;長勢一般的用包裝說明推薦的較低濃度;長勢弱的應不使用。
溫度高低對調節劑影響也很大,溫度高時反應快,溫度低時反應慢,故在冬夏季節使用的濃度應有所不同。在干旱氣候條件下,藥液濃度應降低。反之,雨水充足時使用,適當加大濃度。
八是多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混用要科學。生產上如要混合使用幾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必須充分了解混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促進、互補、拮抗)。科學合理使用不僅能減少用工,還能顯著提高使用效果或者作物產量,但嚴禁盲目混用,以免產生用藥風險。
例如:萘乙酸誘導的根比較粗短,而吲哚丁酸誘導的根比較細長,兩者合理配合使用對扦插生根起到很好的促進和互補作用;細胞分裂素類物質能促進細胞的增多,赤霉酸能拉長膨大細胞,兩者混和使用,表現出減少生理落果,保花保果,加速幼果發育的作用;噻苯隆在棉花上使用主要作用是脫葉(葉片在青綠狀態帶柄脫落);而乙烯利主要是催熟棉桃,促進開裂,兩者混用,脫葉的同時棉桃開裂,有利于機采棉的實現。
九是先小區試驗,再擴大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受氣候、作物自身品種及生長狀況、使用方法及用量等多種因素影響,作物種類不同、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種間,甚至即使地同一作物、同一品種也會因不同的氣候和栽培管理方式的不同而有差異,因此,在使用時不能按統一的標準,在大面積處理前,建議要先試驗找到合適的用法用量后再推廣應用。
十是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只能調控植物生長,不能代替良種、肥水及日常的栽培管理,它只是在植物生長發育的某個環節或者時期起作用。只有在良種選擇,肥水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的基礎上,合理使用調節劑,才能達到效果。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為了讓廣大農藥肥料行業用戶能夠更好的學習、交流、研討、創新和發展,火爆農化招商網創建了一系列QQ交流群,希望廣大用戶誠信合作,財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