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時候對于草甘膦來講是一個動蕩但是高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中草甘膦的市場變化也給很多企業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困難,華星化工和華信石油的重組讓行業人士進入了深思,兩家的合并是好是壞終難判定。
去年7月應該是草甘膦的淡季,不過在資本市場,這個7月卻是變成了沉寂近三年的“大熊股”草甘膦的。
華星化工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開始陷入了低迷,然后又經過了上市以來的一次重組,華信石油投資19.7億,得到了不超過60.61%的股份,變成了華星化工的股東。盡管這次重組讓華星化工有了新面貌,但是華星化工的今后也會像草甘膦的今后一樣,變的不是那么清晰了。
這次,華信石油控股華星化工,很明顯讓低迷很久的華星化工股票有了起色。由于這個利好的影響,華星化工7月20日復牌后,股價又開始了強勢反彈。一直到7月25日,連續四天出現漲停,當天股票報收在6.91元。這之前,華星化工的股價維持在低位,今年年初也到過3.99元。
據專業人士認為,從行業上來看,經歷了近4年的低迷,華星化工的此次重大重組實際上是為挽救公司的無奈之舉。
曹承宇表示,華信石油大額注資顯然會大大緩解華星公司的困局。從產業鏈上來講,華信石油是華星化工的上游,能夠給他帶來穩定的原料供應;不過也需要看到,石油是很不穩定的因素,尤其是在我國石油高度壟斷的情況下。
樂觀者表示,華星化工的重組很好的優化了原料供應,產業鏈會變的越來越完整,也有了更充足的資金,尤其是兩個原有項目的實施,會很大程度上的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
但是,與樂觀者不一樣,也有部分行業人士表示,這次兩大募投項目今后的發展情況不看好。這次抓住華信石油近20億元巨資,盡管給華星化工緩解了困境,不過由于現在我國草甘膦等大宗農藥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今后項目投產是否可以帶來很大的回報依然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