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元旦起,被網友稱為“史上嚴新交規”的新版《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正式施行。近日,公安部對新規進行詳解,其中明確了搶黃燈屬“違反道路交通信號燈通行”行為,對駕駛人記6分,并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但是從制度科學性的角度,新規受到公眾質疑,面對質疑,官方一周多次回應,讓許多開車人頭暈目眩。在一腳剎車與油門之間,“闖黃燈”成為全民關注的熱詞。近日,農資質量監管突亮“黃燈”,同樣引起農資行業密切關注。
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的國內商品質量監督抽樣檢驗國家標準——《商品質量監督抽樣檢驗程序具有先驗質量信息的情形》將于2013年2月15日起實施。根據該國標相關條款,今后監管部門在抽檢出某類農資產品不合格后,判定結論將由先前的“該批次不合格”擴大至“監督總體不合格”,所有同類商品都將在全國范圍內遭到“封殺”。
該標準規定,一旦工商部門抽檢發現樣品不合格,不再限于樣品同生產批次商品要查封,也不再限于只處罰被抽檢的銷售者,而是同款式所有批次商品都要禁售,所有銷售同款商品的銷售者都可能受到處罰。
“寧殺一萬,不放一個”,有人這樣評價監管新規。業內認為,新規將對農資市場產生強大的震懾力,有利于規范市場、保護農民利益,但也有人擔心新國標會“誤傷”企業。一般而言,任何商品在質量控制上都允許一定的誤差范圍,而按照新標準,如果誤差范圍內的不合格商品恰好被執法部門抽檢到,由此判定所有同類產品不合格將有可能不合理地擴大打擊范圍。關于這一問題監管部門已經在相關復檢制度上做了補充解釋,但是,這一制度的嚴厲程度還是大大超過行業預期。
這一監管重典無疑為行業亮起黃燈,從側面也顯現出監管部門對市場秩序的無奈和決心。農資市場泥沙俱下的現狀愈演愈烈,假劣農資已經成為行業多年的心病,監管部門下猛藥,這是必然之舉,也在情理之中。
農資“黃燈”即將亮起,雖然如何掌控好黃燈還需要監管部門在實際中不斷探索完善,但是這一嚴厲新規如果能夠落實到位,將會對于行業內的那些無良者形成致命打擊,對于整頓農資市場秩序將發揮重要作用。
新年伊始,敬告所有農資人:綠燈過,紅燈停,黃燈亮起請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