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在這個時間段幾乎年年都有,算是常見的天氣現象,此時正值播種和播后出苗階段,降雨天氣給棉花生產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那么降雨會帶來什么影響呢?棉農又該如何補救呢?
棉花出苗對地溫的要求很高,地溫在低于14℃時,棉花根系成長較為緩慢,尤其是根尖部分。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棉農春水澆灌較為倉促,有些春水都沒來得急澆,部分澆春水的也是時間短,僅僅放個跑馬水,這樣一來造成棉田墑情不均,形成墑情好的地方出苗好,墑情差的地方出苗差。這場突如其來的持續時間較長的雨水將進一步加劇出苗不整齊的問題。原因如下:
一、播后未出苗的棉田
棉花在播種后遇雨造成土壤板結,表層土壤中空氣缺乏,同時氣溫下降幅度較大,造成地溫隨之小幅下降,棉籽發芽速度減緩,影響較大的地方棉籽甚至會停止發芽,同時下雨后形成低溫高濕的環境一定程度上還會引起爛種,造成缺苗斷壟。
二、已經出苗的棉田
1、雨后低溫高濕帶來的主要根病、苗病加劇形成缺苗斷壟
低溫高濕使棉苗出苗后呈現粉種、爛根、爛芽、莖黑縮脖等病癥統稱為根、莖腐病。低溫、高濕環境下易發病。這幾天持續下雨,氣溫下降,地溫隨之下降,長時間低溫將引起棉苗抗病力急劇下降,導致爛根病發作。根腐病會導致棉根變黑,成長出的側根及須根腐爛,情況較重的棉苗莖基部會出現溢縮,或腐朽死亡。一般氣溫起來后,棉苗正常康復成長,5月中旬后很少再發作很多死苗現象。棉苗一旦受害,生長遲緩。
2、地塊土質形成發病程度不同。
因為沙土地結構特色地溫受氣溫影響較大,升溫快降溫也快,較長時間低溫高濕狀況下沙土地爛根病發病重,壤土發病輕,粘土發病更輕但粘土地中的低洼處易產生有較重的根腐病,主要是低洼處積水形成土壤透氣性變差,種子呼吸不暢形成爛根爛種;滴引墑水或出苗水時,下雨前滴水量大發病重;棉種芽勢好、棉田墑度合適,出苗較快的發病輕;雨后呈現返鹽現象死苗嚴重;播種深度較深的發病重。
3、鹽堿地鹽分被拔起到種穴周邊是形成缺苗斷壟的主要原因
鹽度大的地塊,播種封土后鹽分受蒸騰作用,將鹽排到種穴周圍,形成種子周圍鹽分濃度較大,鹽分經過土壤‘毛管’上升至種穴表皮積累。
經過大水漫灌的棉田鹽分現是下降的,下降到一定深度時,鹽分又會隨著水分蒸發而上升(鹽隨水走)。在不降雨的狀況下,因為種子周圍的含水量并不高,加上間隔表皮有必定間隔,因而鹽分濃度不高,損害并不大。但降雨后,種穴表皮鹽分溶解,淋溶至種子或棉苗根系周圍,濃度極高,很容易出現僵苗、死苗狀況。因而出現種穴結鹽塊極易封死種穴,形成棉種或萌生種子拱不出土,死在土里。
所以棉花苗期現階段管理要重視中耕,做到雨后必耕,地板結、有草必耕,保持土壤疏松。遇雨后及時中耕破除土壤板結提高地溫,避免爛種、爛芽、爛根、死苗等現象,有利于保全苗。
播后出苗期遇雨不僅會直接影響棉花出苗率和出苗整齊度,還會間接影響棉花幼苗生長的質量;降雨量的大小對不同質地類型土壤、不同播種期、不同墑情狀況棉田的出苗率、出苗質量的影響程度各不相同,雨后采取的補救措施應有針對性:
①微量降雨,雨后一般不會形成地表徑流和結殼,無需進行破殼處理,完全可以依靠棉種發芽生長的自身能量,正常出苗。
②小量降雨,雨后會產生輕度播種孔覆土結殼,如降雨時間在播種前后3天之內,雨干后可以采用自制帶釘齒的木制或鐵質滾筒輕度碾壓,破除板結;如降雨時間在播種5~6天,雨干后可以采用自制帶棱的木制或鐵質滾筒輕度碾壓,破除板結;如降雨時間在播種7天以上,只能采取手工放苗方式,破除板結以防損傷芽苗。
③棉田土壤質地較輕的沙性土或沙壤土,滲水性較好,板結層硬度有限,待膜上覆土稍干微潮時,即可采用輕度碾壓的方法,破除膜上硬殼。
④棉田土壤質地偏重的,在雨量較大時因土壤浸水程度較重,下種部位的土壤疏松狀態已被破壞,過早過重碾壓會加重土壤板結,不利棉苗出土;可在表土稍干時采取人工疏松表層及種子附近土壤的方法,破除板結、助苗出土。
棉花遇雨需要種植戶做好中耕工作,保持土壤疏松、滲水性好,才能使棉花種子更好的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