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青枯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在茄子的生產過程中常發生,嚴重影響茄子的質量和產量。那么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茄子青枯病的病原、危害癥狀和綜合防治措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為害癥狀
一般苗期不發生,進入開花結果期后開始出現癥狀。
1、整株
初發病時一般僅個別枝上部的一片或幾片葉片顏色變淡,呈現局部萎垂,隨后下部葉片凋萎,中部葉片凋萎較遲,初期在傍晚或早晨可以恢復,但數天后不再恢復,葉色正常或稍淡,后期因葉綠素逐漸分解而變為黃色或褐色,然后焦枯。有的全株同時發生。發病植株的根、莖外部變化不明顯,較正常。發病嚴重時整株死亡。
2、莖基部
剖開病莖基部發現木質部變褐色。此病始于莖基部,以后延伸至枝條。莖段和枝條的髓部大多潰爛或中空,用手擠壓病莖橫切面,濕度大時有少量乳白色黏液溢出(為該病的典型識別癥狀)。將病莖置清水杯中稍許,肉眼可見大量白色菌膿溢出似霧狀,而黃萎病和健康植株的莖切面處不會有菌膿溢出。
3、根
根系表面無明顯癥狀,但將根冠縱切,可見根冠中央有明顯變褐現象。
二、病原
茄青枯勞爾氏菌,又稱青枯假單胞菌,屬細菌屬薄壁菌門。菌體短桿單細胞,兩端圓,單生或雙生,(0.9~2.0)μm×(0.5~0.8)μm,極生鞭毛1~3根,革蘭氏染色陰性。病菌能利用多種糖產生酸,不能液化明膠,能使硝酸鹽還原。
三、發病規律及傳播途徑
病原在種子或寄主體內可存活半年左右,一旦脫離寄主只能存活2天,但在土壤中則可存活14個月至6年之久。病原主要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隨雨水、灌溉水及土傳傳播,從寄主根部或莖基部傷口侵入。高溫高濕是該病發生的主要條件。發病適溫30~37℃,夏季多雨病害易流行。土溫25℃,田間出現發病高峰,長期連作,土壤濕度長時間偏高后天氣轉晴,地下水位高及弱酸性的田塊易發病。
四、綜合防治
1、農業防治
與禾本科、瓜類、蔥蒜類或十字花科作物進行4年以上的輪作。選用抗病品種,高壟或高畦,利用托魯巴姆作砧木進行嫁接栽培。采用滴灌或微灌設施澆水,避免大水漫灌,發病期適當控制澆水,配方施肥,增施磷、鉀肥。
2、種子消毒
可采用52℃溫水,或用30%新植霉素浸種30 min,洗凈后催芽播種。或用0.1億個活孢子/g多黏類芽孢桿菌細粒劑300倍液浸種,或苗床潑澆0.3 g/㎡。
3、土壤消毒
夏季高溫季節可利用太陽能熱力進行土壤消毒。或667 ㎡將消石灰100~150 kg與碎稻草或麥秸1 000~2 000 kg混勻后,撒施土壤表面,然后翻耕并澆足水再覆蓋地膜,密閉溫室或大棚20天左右,使土壤溫度持續在50℃左右,殺死土壤中病菌。
4、 防治地下害蟲
病原菌主要是從根部或莖基部的傷口侵入,因而必須做好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的防治工作,以免地下害蟲傷根,減少病原菌從根部或莖基部侵入的概率。選用30%敵百蟲乳油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1 000倍液等澆灌或噴灑。 茄子青枯病怎么辨別?茄子青枯病防治大全
5、 生物防治
定植后或發病初期,可選用10億個活芽孢/g枯草芽孢桿菌700倍液、1 000億個活芽孢/g枯草芽胞桿菌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8億個活芽孢/g蠟質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100~2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1 000~1 1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等噴淋或灌根,每株灌藥液250~500 mL。
6、 化學防治
定植后或發病初期,可選用5%菌毒清水劑200倍液,或47%春雷·王銅600倍液+3%中生菌素8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噻菌銅懸浮劑600倍液、25%噻枯唑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二氯異氰脲酸鈉可溶性粉劑300倍液、42%三氯異氰脲酸可溶性粉劑3 000倍液、50%氯溴異氰脲酸可溶性粉劑1 500倍液、3%金核霉素水劑300倍液、20%噻森銅懸浮劑300倍液、20%噻唑鋅懸浮劑400倍液、20%噻菌茂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噴淋或灌根,每株灌藥液250~500 mL,隔7天灌一次,連灌3~4次,注意藥劑要交替使用。發現較晚時應及時拔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在病穴處撒少許石灰防止病菌擴散。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茄子青枯病的為害癥狀、病原、發病規律、傳播途徑和綜合防治措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19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