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采棉技術是棉花生產技術的一次革新,它能明顯降低勞動成本,提高植棉效率,促進棉花生產技術向規模化、機械化、信息化和標準化發展,加快實現棉花生產管理的精準化和輕簡化,促使棉花種植效益和棉花品質的同步提升。
近幾年來,機采棉種植模式與機械化采收等技術發展很快,廣大棉農應用機采棉技術的積極性日漸高漲,但是由于機采棉專用型品種還未培育出來,生產中機采的棉花品種多、亂現象普遍存在,影響了機采棉技術增產增效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如何選擇穩產高產優質而又適宜機械采收的棉花品種,集成完善與機采品種相匹配的成套技術,已成為機采棉生產中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
機采棉花品種選擇要求
1、適期早熟
新疆北疆棉區屬早熟棉區,選擇適期早熟的機采棉品種有利于機采棉提早成熟,提高機采棉的產量、品質和綜合效益。示范推廣結果驗證,機采棉在第1次噴施脫葉劑時,即9月初,棉株上部棉鈴鈴期需達到40~45d以上,才能機采棉的產量及品質。因此,選擇適宜機采的棉花品種生育期以120~125d為宜。
2、抗逆能力
新疆北疆植棉區棉花出苗期乃至出苗后,經常會遇到倒春寒及大風天氣,要求品種具有一定的耐低溫性能,以利于提高棉種發芽出土成苗能力和苗期穩健生長能力,促進早苗、齊苗、壯苗形成。該植棉區種植棉花已有30多年,而且大部分棉田未進行過輪作倒茬,棉田枯萎病、黃萎病病菌含量大,故選擇的棉花品種應具有抗枯萎病或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的能力,具體指標為:枯萎病病指≤10,黃萎病病指≤35。
3、高產穩產
高產和穩產是棉農追求的主要目標,也是棉花產業穩定發展的基礎。每公頃籽棉產量需達到6000kg以上、皮棉產量達到2400kg以上,衣分在40%以上。
4、纖維品質優
生產品質優良、符合棉紡企業用棉要求的機采棉花,是棉花產業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機采棉優質優價的核心所在。選擇適宜機采的棉花品種的纖維品質應達到:棉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在30mm以上,斷裂比強度在30.0cN·tex-1以上,馬克隆值3.8~4.5。通過加強田間管理和機械采收時的管理,努力提高棉花纖維品質的一致性。
5、株型緊湊或較緊湊
果枝類型Ⅰ式或Ⅱ式,果枝上舉,果枝與主莖角度≤45°,始果枝節位5~6,葉片中等大小,通風透光性能好。葉枝較少,果枝分布均勻,有利于促進優質高效株型形成,構建合理的群體結構,使棉鈴在棉株上、下部均勻分布,提高采棉機作業的質量和效率。
6、含絮力適中
鈴卵圓形或長圓形,鈴重5.5~6.0g,鈴殼薄,吐絮暢,不夾殼,含絮力適中。含絮力適中將會減少因刮風、田間管理和機械作業等造成籽棉脫落,確保采凈率達到95%以上,進一步提高機采棉的產量與品質。
7、吐絮集中
吐絮集中性好,棉田見絮后40d左右吐絮率達到95%以上。
8、對脫葉劑敏感
葉片中等大小,分布均勻,葉傾角較小,對脫葉劑敏感,以提高脫葉催熟劑的噴施質量和脫葉效果,減少籽棉污染,降低籽棉含雜率,提高機采適應性,促進機采棉品質的提升。
9、植株不倒伏
適宜機采的棉花植株應健壯、具有一定的彈性,首果枝節位高度應控制在20cm以上,群體株高控制在75~80cm,有利于提高機采棉棉田的采凈率。在生產中,有一些棉田因棉株倒伏不適合采棉機作業,而造成機采棉產量損失,降低了機采棉的品質。
配套栽培技術
1、棉田清理
在棉花采收結束后,及時清理棉田,將棉花秸稈粉碎還田,培肥地力;清理殘茬與雜草,用人工或機械方式回收棉田殘膜,防止二次污染,為來年的春耕生產打好基礎。
2、施肥整地
棉田清理干凈后,采用秋耕冬灌或秋耕春灌的方式進行耕翻整理土地,耕深25~30cm,耕深均勻一致。耕翻前一般每公頃施腐熟的優質有機肥15.0~22.5t,磷酸二銨150~225kg,尿素75~90kg,硫酸鉀75kg,均勻翻于耕層中。經過耕整后的棉田,要求達到土地平整,土壤干凈松碎,鎮壓確實,墑情均勻,地表無廢舊農膜、滴灌帶以及殘茬、殘草等雜物,以確保播種質量和采棉機作業質量。
3、土壤處理
在播前整地的同時,根據土壤質地、草害發生情況,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及除草劑使用技術;除草劑用藥量要準確,不可超量施用或幾種除草劑混合施用,以免造成藥害,影響棉苗出土與棉苗正常生長,每公頃藥液用量450~600kg。采用機械施藥處理土壤,做到不重不漏、均勻噴施,整地至待播狀態。
4、種子準備
在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人工粒選,粒選后的種子曬種3~5d,以達到早出苗、棉苗長勢長相一致。
5、播種質量
機采棉技術對土地平整性及播種技術有較高的要求,在播種時要求做到適期早播。干播濕出棉田,正常年份第1次滴出苗水的時間在4月10-20日為宜,播行要直,每公頃用種量27.0~30.0kg,播種深度一致,播深2~3cm,空穴率小于3%~5%,鋪膜平展,松緊適度,側膜入土壓實,采光面寬,滴灌帶鋪設平展,地膜及滴灌帶兩頭蓋嚴壓實,防止大風掀起。
6、中耕促早
機采棉田需要中耕3~4次。播種結束后及時中耕,促進棉種及早發芽出土。破除交接行土壤板結,提溫保墑,促進棉苗生長發育進程。在棉苗生長高度達到6~7cm時,進行中耕培土,促苗穩長。中耕時應注意提高中耕質量,耕深10~15cm,由淺而逐次加深,耕寬35~40cm,要求不拉溝、土壤細碎、地表平整,達到鏟除雜草、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和棉苗健壯生長的目的。
7、水肥管理
一般在5月底或6月上旬進行第1次滴水,每公頃滴水300~375m3,每公頃隨水滴施尿素30~45kg、磷酸二氫鉀15kg。全生育期滴水9~10次,滴水間隔8~12d,每公頃滴水3900~4500m3,8月下旬或9月初停止滴水;每公頃隨水滴施尿素525~570kg、磷酸二氫鉀120~150kg、磷酸一銨180~270kg,8月中旬停止滴施肥。
8、株型控制
棉苗現行后,要及時進行第1次化控,每公頃縮節胺用量15g。苗期至打頂前化控2~3次,根據品種特性和棉花長勢長相,每次每公頃縮節胺用量15~45g,重點是控制節間以防其過度伸長,促進機采棉早現蕾,增加果枝數。
堅持“時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時”的原則,適時打頂。一般情況下,機采棉的打頂時間要早于人工采收的棉田。在打頂前,調查棉花長勢長相,組織好勞力,進行集中打頂,提高打頂工作的質量。同一棉田從開始打頂到打頂結束,時間不超過3d。打頂后5~8d進行化控,每公頃縮節胺用量120~150g。
9、病蟲害防治
害蟲危害達到防治指標時,及時進行化學防治。防治棉蚜,每公頃用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300g或20%啶蟲脒可溶性粉劑30~45g進行防治;可選用阿維菌素等藥劑防治棉葉螨;棉鈴蟲幼蟲高峰期可噴施丙溴磷進行防治;棉薊馬可選用毒死蜱、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等進行有效防治。
10、機械采收
棉花植株中、下部鈴期達到50d左右,上部鈴期在40d以上或者棉花田間吐絮率達到30%以上時,應及時噴施脫葉催熟劑。一般在停水后5~7d噴施脫葉催熟劑,第1次噴施脫葉催熟劑的適宜時間在9月1~10日,第2次噴在第1次噴藥后的7~10d進行。
脫葉催熟劑每公頃用量:第1次脫吐隆225g,乙烯利750g;第2次脫吐隆180g,乙烯利1050g;每次施藥前,脫葉催熟劑與助劑的質量按照1︰4進行配置,每次每公頃用水量525~600kg。
當棉花的脫葉率達到90%以上、吐絮率達到95%以上時,及時進行機械采收。生產實踐證明,脫葉率、吐絮率等指標未達到適宜范圍提前采收,或已達到適宜范圍而拖延不進行機械采收,都會造成機采棉產量和品質的下降。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為了讓廣大農藥肥料行業用戶能夠更好的學習、交流、研討、創新和發展,火爆農化招商網創建了一系列QQ交流群,希望廣大用戶誠信合作,財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