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華南、江南中稻和西南、東北單季稻處于抽穗揚花至灌漿期,華南、江南晚稻和長江中下游、江淮單季稻處于分蘗至拔節孕穗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前期副熱帶高壓位置穩定,長江流域持續降雨;后期受臺風“黑格比”和主雨帶北抬影響,華南和江南東部沿海、西南北部、江淮等地降雨明顯,有利天氣條件促進了南方稻區“兩遷”害蟲遷飛、繁殖和為害。目前,稻飛虱總體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當前發生面積9814萬畝次,比去年和近5年同期平均值均增加14%;稻縱卷葉螟總體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當前發生面積8790萬畝次,比去年同期和近5年同期平均值分別增加29%和增加38%。
一、發生動態
7月中旬以來,華南、西南、江南和長江中下游大部稻區“兩遷”害蟲燈下誘蟲量明顯高于去年和常年同期,且田間種群密度迅速上升,其中西南東部和江南西部偏重發生,局部大發生。
(一)稻飛虱
前期受降雨偏多、早稻陸續收割、臺風“黑格比”等因素影響,7月中旬至8月上旬,稻飛虱在淮河流域以南大部稻區出現明顯遷入峰。據全國水稻病蟲監測區域站262個站點監測,此期間南方稻區稻飛虱燈下累計誘蟲總量33.33萬頭,褐飛虱占29%,單燈單日平均誘蟲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8%。其中,長江下游稻區單燈單日平均誘蟲量是去年同期的10倍,江蘇是近5年平均值的3倍,8月7-10日江蘇贛榆單燈累計誘蟲4.61萬頭;西南大部、江南、長江中游和江淮南部稻區同比增加20%-50%,其中湖北是近5年平均值的1.5倍。
經及時防控,南方稻區稻飛虱田間蟲量得到有效控制,華南、西南、江南和長江中下游稻區大部平均百叢蟲量為265-500頭,與去年同期持平;但西南東部、江南中部和長江下游部分稻區平均百叢蟲量高達4000-15000頭,明顯高于去年和常年同期。如貴州、江西全省平均百叢蟲量分別比常年同期增加1倍和7%,且褐飛虱比例上升較快,比常年同期增加25%-70%;浙江開化平均百叢蟲量為4533頭,龍游、磐安、永康、江山、桐廬等地短翅型成蟲百叢蟲量已超過30頭大發生指標,磐安個別田塊高達500多頭;江西萬安、廣西興安局部漏防田塊百叢蟲量高達8萬頭、3.2萬頭,超大發生指標。
(二)稻縱卷葉螟
7月中旬至8月上旬,華南和江南南部等地氣溫偏高,長江流域降雨偏多,促使南方早、中稻上的稻縱卷葉螟大規模起飛后聚集性降落至長江中下游單季晚稻區。據全國水稻病蟲監測區域站262個站點監測,此期間南方稻區稻縱卷葉螟燈下累計誘蛾12.17萬頭,單燈單日平均誘蛾量是常年同期的4倍,但比2007年大發生年減少46%。其中,西南東部和長江中下游稻區單燈單日平均誘蛾量是常年同期的4-7倍;重慶墊江8月7-10日累計誘蛾1.23萬頭,上海崇明8月9-12日累計誘蛾3648頭。同期,江南西部和長江中游稻區田間蛾量迅速上升,其中湖南晚稻田畝蛾量225頭,是上周的2.7倍,湖北平均畝蛾量600頭,蘄春局部田塊高達2.67萬頭。
經及時防控,南方稻區稻縱卷葉螟田間幼蟲量得到有效控制,畝幼蟲量一般為680-3000頭,高的為1.3萬頭;但西南東部、江南中部和長江中下游田間幼蟲量仍在繼續上升,其中湖北、江西和安徽平均畝幼蟲量為350-950頭,重慶豐都漏防田塊畝幼蟲量高13.3萬頭。
二、發生趨勢
據國家氣象部門預測,未來10天,南海和西北太平洋面將有1-2個臺風生成,主降雨帶覆蓋華南大部、西南南部和東部等地,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未來11-20天,主雨帶持續影響華南和西南東部。以上地區天氣條件有利于“兩遷”害蟲的發生繁殖和輾轉為害。預計8月中旬至9月上旬,水稻“兩遷”害蟲在華南東部、西南東部和江南西部稻區仍將持續偏重發生態勢,長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區田間蟲口數量也將繼續上升。各級植保部門應繼續密切關注“兩遷”害蟲發生和發展動態,全面加強蟲情監測,及時發布預報,著力組織防治,高度警惕其暴發成災。(來源:病蟲害測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