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而菌核病是萵苣的重要病害,露地和保護地都有發生,北方棚室栽培的萵苣受害很重。在黃河中下游,菌核病是冬、春季結球萵苣的毀滅性病害,在江淮流域多與灰霉病并發,造成大棚萵苣腐爛。
萵苣菌核病癥狀
萵苣苗期和成株期都可發病。葉用萵苣多由靠近地表面的葉柄或下葉邊緣開始表現癥狀,變為淡褐色水浸狀,繼而軟化腐爛,天氣潮濕時長出灰白色棉絮狀物(病原菌的菌絲體),以后絮狀物中出現黑色鼠糞狀菌核。天氣干燥時,葉球外葉仍能保持原形,但呈黃褐色,薄紙狀,葉球內部已經腐爛,有空隙和菌核。通常菌核病造成的腐爛無惡臭,但混生細菌性軟腐病后,也有惡臭。
莖用萵苣和采種株多在生長后期發病,先從近地面莖基部或接觸土壤的衰老葉片邊緣、葉柄開始發病,進而蔓延到上部。莖上病斑水浸狀,稍凹陷,初為淡褐色,后變灰褐色。后期病莖生灰白色菌絲團和菌核,葉片變色凋萎,植株提前枯死。
菌核病的主要鑒別特征是發病部位軟腐,產生棉絮狀菌絲體和鼠糞狀菌核。
萵苣菌核病病原菌
主要為核盤菌,核盤菌能危害400多種植物。菌核是病原菌的一種休眠體,菌核在5℃-30℃范圍內形成,以10℃-25℃適,在5℃-20℃范圍內萌發,萌發適溫為10℃,子囊孢子在5℃-25℃之間萌發,5℃-10。C適。病菌生長發育的溫度范圍為5℃-30℃,適溫為15℃-240C。有的地方還分布有小核盤菌也引起萵苣腐爛。
萵苣菌核病發病規律
菌核和帶菌病殘體可以混入土壤與有機肥中,甚至還可以夾雜在種子中進行有效的傳播,進入以前沒有發生菌核病的苗床、棚室或田間。菌核病一旦發生,土壤帶菌量逐漸增多,病情將逐年加重。
在已有菌核病發生的棚室和田塊,表層土壤中的菌核和上一季病株的殘體是主要初侵染源。菌核需經過一段低溫休眠期,方能萌發和侵染植物。若土壤持水量達80%以上且持續濕潤,菌核萌發后產生子囊盤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被放射到空中并隨風飛散,降落在植株上,萌發后產生芽管而侵入。在土壤濕度較低的條件下,菌核萌發產生菌絲。土壤中的帶菌病殘體也長出菌絲。菌絲向周圍擴展,接觸并侵入幼嫩的莖部或植株底部衰弱的老葉。菌核在土壤中至少存活3年以上。
在潮濕的壞境中,病株上產生白色絮狀菌絲,通過病株與健株接觸傳播,也隨農事操作和農機具等傳播,引起再侵染。
除萵苣以外,重要的寄主還有十字花科蔬菜、油菜、大豆、向日葵、菜豆、黃瓜、茄子、番茄、胡蘿卜等。寄主植物連作、套種或間作時,菌源增多,發病重。據江蘇省江都及揚州郊區的調查,菌核病的平均發病率,種植1年的大棚為4.5%;種植2菌可在植株下部老葉、黃葉、病葉上存活繁殖,積累菌量,若不及時清理,也有利于病情擴展。
發病適溫為18℃-20℃,菌核的形成和萌發,子囊孢子的萌發和侵入都需要有高濕的環境。冬、春低溫季節,凡導致土壤和空氣濕度升高,光照減弱的因素都有利于發病。據江蘇省調查,棚內溫度20℃-25℃,相對濕度達90%以上時,發病重,發展快,相對濕度在80%以下時則發病輕,發展慢。塑料大棚空間較大,通風較好,棚內濕度較低,比小棚發病輕。浙江省金華市大棚栽培的萵苣,在11月份以后,遇上連續陰雨即進入發病高峰期,雨水少的年份,相對濕度低于70%,則發病明顯減輕。
萵苣菌核病防治方法
1.鏟源發病棚室或露地應換種禾本科作物或其他非寄主植物2年以上,或更換土壤。若不能采取以上措施,則應病殘體,進行深翻或土壤淹水,以減少菌源。病田深翻30厘米以上,可將菌核翻入下層土壤。菜田淹水1-2厘米,保持水層18-30天,可以殺死大部分土表菌核。夏季天氣炎熱時淹水效果更好。另外,還可覆蓋阻止紫外線通過的地膜,抑制菌核萌發或防止子囊孢子飛散。
2.栽培防治清選種子,汰核;冬春棚室要采取加溫措施,合理通風,控制澆水量,增溫降濕;多施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防止植株徒長,提高抗病能力;出現病株后應及時摘除病、黃、老葉,以利于通風透光和減少菌源。
3.藥劑防治。發病始期及時施用農藥防治,藥劑可選用殺菌劑菌殺(25%氟硅唑咪鮮胺)1000倍液、或者30%醚菌酯水劑1200倍液、或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者40%嘧霉多菌靈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者護苗(苯甲丙環唑)1200倍液、或者根治(30%惡霉靈水劑)1200倍液等葉面噴施。視病情發展,確定噴藥次數。若連續噴藥,2次噴藥之間間隔7-10天。生長早期需在植株基部和地表重點噴霧。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有關萵苣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對大家種植萵苣有所幫助,祝愿大家種植的萵苣都能遠離病蟲草害的侵襲,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