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斑枯病
發布時間:2015/2/3 8:52:04 瀏覽次數:11743次
大豆斑枯病葉片染病始于底部,逐漸向上擴展。子葉病斑不規則形,暗褐色,上生很細小的黑點。真葉病斑棕褐色,輪紋上散生小黑點,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直徑1~5mm,嚴重時病斑愈合成大斑塊,致葉片變黃脫落。莖和葉柄染病生暗褐色短條狀邊緣不清晰的病斑。病莢染病上生不規則棕褐色斑點。
病原形態特征
SeptoriaglycinesHemmi稱大豆殼針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埋生于葉組織里,散生或聚生,球形,器壁褐色,膜質,直徑64~112μm.分生孢子無色,針形,直或彎曲,具橫隔膜1~3個,大小26~48×1~2(μm)。病菌發育溫限5~36℃,24~28℃適。分生孢子萌發適溫度為24~30℃,高于30℃則不萌發。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器孢子或菌絲體在病組織或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種子帶菌引致幼苗子葉發病,在病殘體上越冬的病菌釋放出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先侵染底部葉片,后進行重復侵染向上蔓延。侵染葉片的溫度范圍為16~32℃,28℃適,潛育期10~12天。溫暖多雨,夜間多霧,結露持續時間長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實行3年以上輪作。
(3)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77%可殺得微粒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30%綠得保懸浮劑300倍液,隔10天左右防治1次,防治1次或2次。
大豆斑枯病葉片染病始于底部,逐漸向上擴展。子葉病斑不規則形,暗褐色,上生很細小的黑點。真葉病斑棕褐色,輪紋上散生小黑點,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直徑1~5mm,嚴重時病斑愈合成大斑塊,致葉片變黃脫落。莖和葉柄染病生暗褐色短條狀邊緣不清晰的病斑。病莢染病上生不規則棕褐色斑點。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實行3年以上輪作。 (3)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查看詳情】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