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是大部分人喜歡的一種調味品,雖然吃過之后會有口臭。然而大蒜病害的發生與危害已成為大蒜生產的一大障礙,據對蒜農調查分析,病害對大蒜的危害一般損失率在20%-30%,嚴重的年份及地塊達50%左右,因此,對大蒜病害的防治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大蒜病害的成因
1.葉枯病
該病菌發育溫度范圍廣,需要濕度大,發病早晚取決于溫度,發生輕重取決于濕度。年前11-12月、春季4-5月有2次發病高峰。連作田塊,尤其是將病株殘體堆置于田間、地頭的發生嚴重。
2.紫斑病
該病菌溫度適應范圍廣,要求空氣相對濕度較高,春季如出現倒春寒,再加上4月降雨多則發生嚴重。在沿黃河流域,11-12月經常出現陰雨、霧重、寡光照天氣,也可以出現發病高峰。土壤有機質缺乏,偏施氮肥的田塊發生往往嚴重;一般晚熟品種、紫皮蒜發病輕。
3.病毒病
在高溫干旱,蚜蟲量大的情況下或土壤干燥,缺乏肥料,雜草叢生的地塊,發病較重;與蔥屬或百合科其它作物連作、鄰作田塊也易發病。播種帶毒蒜瓣,出苗后即可發病。
4.銹病
大蒜銹病病菌喜溫涼高濕,春季氣溫回升快,多陰雨,尤其3-5月份降雨多,又有微風,利于病原菌傳播和侵入。在地下水位高、土質粘重、低洼的地塊發病重。
5.干腐病
病菌以菌絲體、厚坦孢子等在土壤中越冬。田間操作,施用未腐熟的肥料以及種蠅危害等造成莖基部的傷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病菌生長溫度范圍為4-35℃,以25-28℃為適宜,發病適溫為28-32℃。接近成熟時遇土壤高濕,病害加重。貯運期間溫度在28℃左右時,大蒜易腐爛,而8℃時卻很輕。
6.白腐病
該病發生主要與4-5月份氣候有關,該期多雨、寡光照,氣溫在20-25℃時,發病嚴重,甚至成災;土質粘重,田間低洼或在林際、林下的田塊,發病重;連作、積水、密度大或偏施氮肥田塊發生重;地膜覆蓋較完整的則發病輕。
二、防治方法
1.精選蒜種,輪作換茬
播前精選蒜種,采用脫毒蒜、抗病蒜、無病蟲健壯蒜種。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壤土或砂壤土地種植大蒜,切忌連作或與蔥蒜等百合科作物重茬。堅持大蒜與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交替種植,可降低病害發生率。
2.清潔田園,地膜覆蓋
大蒜收獲后,及時將田間的病葉、病梗等殘體和薄膜處理,并深翻土壤25cm以上,消滅土壤中的殘留病菌。大蒜播種前,要深翻土壤,曬垡15天以上,減少土壤殘留病菌群體數量,并要增施有機肥料、鉀肥和微肥,提高大蒜的營養水平,促苗健壯,提高抗病性能。大蒜播種后,施行地膜覆蓋,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提高地溫,減少灌水次數和病菌傳播機會。
3.種蒜消毒,加強管理
用福爾馬林3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浸種3小時,浸后充分洗盡,避免藥害。大蒜生長期間,注意適時灌溉、追肥和中耕松土,保持土壤濕潤,提高土溫,維持健壯長勢。并要在大蒜的苗期、“退母”期、蒜苔伸長期及鱗莖膨大期及時噴施海生素(含黃腐酸和蕓苔素的葉面肥,下同),畝用20-40毫升,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和適應各種惡劣環境的能力。
4.噴藥防治
4.1對葉枯病、紫斑病及白腐病等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代森錳鋅畝用100-200克,兌水均勻噴灑于蒜種上,然后晾干播種,可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4.2對大蒜葉枯病、紫斑類、干腐病等,選用15%惡甲水劑800倍液加海生素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海生素8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加海生素8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加海生素800倍液。視田間病情于11月底或(次年)3月下旬開始防治,間隔5-7天噴施2-3次,效果明顯。
4.3對病毒病,以使用脫毒蒜防治效果,田間植株壯,葉色深,一般不用打藥。其次,發病初期噴施3%菌毒統殺800倍液加海生素800倍液,或5%菌毒清300倍液加海生素800倍液,間隔3-5天噴施2-3次,效果明顯。
4.4對大蒜銹病,選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海生素8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海生素800倍液,于4月上旬防治第1次,7-10天后再防治1次,一般視病情防治2-3次。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為了讓廣大農藥肥料行業用戶能夠更好的學習、交流、研討、創新和發展,火爆農化招商網創建了一系列QQ交流群,希望廣大用戶誠信合作,財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