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嚴重時會造成減產。那么,油菜菌核病應該如何防治?
以下五方法可有效防治油菜菌核病,改善油菜品質,提高油菜產量。
一、清溝排漬春季雨水增多,油菜田易遭受漬害,輕則影響油菜根系的呼吸作用與吸收能力,重則造成油菜爛根爛莖,影響產量,且因田間濕度大,易發病流行,要及早清溝降漬。
二、中耕松土在油菜現蕾至開花期中耕培可切斷菌核產生的子囊果棲,對減輕病害發生有明顯作用,還能控制雜草的生民,改善上壤的通透性。
三、適時打老葉在油菜盛花期至終花期,及時把黃、老、病葉摘除,以減少病源,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打老葉應在晴天露水干后進行,打下的老葉要帶到田外銷毀。
四,增施鉀肥春季給油菜增施鉀肥,可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在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進行,畝用氯化鉀5~6公斤,選擇晴天下午對水澆施油菜根部。也可在現蕾至開花期,根外噴施磷酸二氫鉀溶液。
五、藥劑防治重點在感病品種田、連作田、低洼田及偏施氮肥長勢過旺的油菜田施用。在初花期至盛花期田間病葉率8%~10%、病莖率1%時施藥,畝用40%的多菌靈膠懸劑150克,對水50~75公斤噴施,隔7~10天再噴1次。噴藥時應噴在油菜中下部莖葉上,以提高防治效果。
其他參考答案:
1.防止種子帶菌通過篩選、風選、藥劑拌種等方法消核和殺滅種子表皮病菌,播種無病種子。在播種前可用0.5~0.75克食鹽或0.5~1千克硫酸銨,兌水5千克選種,除去上浮的秕粒和菌核,用清水洗干凈后再播種。
2.水旱輪作,避免連作苗床、大田不重茬。油菜地盡可能避免連作,實行水旱輪作,以減少田間菌核量。油菜收獲后,將在田間、路旁和脫粒場等處的病殘體,集中燒毀。
3.加強田間管理,改善群體結構,注意開溝排漬,做到雨住田干。秋季深耕,春季中耕培土1~2次,可以破除、淹埋子囊盤。及時除草,減少田間蔭蔽。重施基肥,增施有機肥、磷鉀和硼肥,適當施用氮素化肥。早施薹肥,避免薹花期過量施用氮肥。做好中耕培土,及時摘除病、黃、老葉,隨即帶出田外,減輕病菌蔓延危害。在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區,適當降低油菜的種植密度,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4.適時藥劑防治油菜花期是易感病期,也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關鍵時期。一般噴藥2次,掌握在初花期用好第1次藥非常重要,7~10天后用好第2次藥,2次藥后若遇連續陰雨天,還應設法用好第3次藥。為防病效果,用藥時一要堅持對足水量50~60千克;二要堅持噴粗霧,從花到基部莖稈都要處處噴到,使植株外表形成藥劑保護層。噴藥時在藥液噴灑植株各部位的前提下,重點噴灑植株中下部莖葉。
常用藥劑:4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有效成分2625克/公頃,兌水150~300千克,于發病初期拌土撒施根部附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有效成分750~937.5克/公頃,兌水600~750千克,每7~10天噴霧1次,共噴兩次;50%乙烯利菌核可濕性粉劑有效成分562.5~750克/公頃,兌水750~1125千克,于發病初期,每7~10天噴霧1次,共3~4次;40%多菌靈懸浮劑或25~50%可濕性粉劑有效成分562.5~937.5克/公頃,兌水750~1125千克,于盛花期和終花期各噴1次;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有效成分500~750克/公頃,兌水750~1125千克,于盛花期和終花期各噴1次;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有效成分225~450克/公頃,兌水750~1125千克,于盛花期和終花期各噴1次;或50%咪鮮胺錳鹽,40克兌水20千克噴霧。在油菜盛花期,摘除植株中下部的黃葉、老葉和全株的病葉,并將摘下的葉片帶到田外處理。
回答者:菜菜 2015/3/28 9:5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