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油菜田蚜蟲是一種常見的病害,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導致油菜嚴重減產,本文將為大家介紹油菜田蚜蟲的防治技巧,希望對大家種植油菜有所幫助。
病害名稱:
油菜田蚜蟲是油菜的主要害蟲,它的發生不但對油菜造成直接危害,而且還能傳播病毒,致使油菜發生病毒病。油菜田蚜蟲主要有三種,蘿卜蚜Lipaphiserysimipseudobrassicae(Davis)、桃蚜M(Sulzer)和甘藍蚜Brevicorynebrassicae(Linnaeus),俗稱蜜蟲、膩蟲、油蟲等,三者均屬同翅目蚜科,其中蘿卜蚜又稱菜縊管蚜,異名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
分布地區:油菜田蚜蟲廣布全國各地,主要為害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蘿卜蚜喜歡油菜葉上多毛的油菜品種。桃蚜除十字花科外還為害煙草、辣椒、馬鈴薯、茄子、瓜類、大豆、桃、李、杏、梅等170多種植物。甘藍蚜在油菜上較少,喜食光滑無毛的甘藍、花椰菜等。
為害特點:以成、若蚜刺吸油萊葉片、莖稈及花軸汁液,喜歡密集在葉背面或心葉中,葉片受害出現褪色斑點,嚴重的發黃卷縮、變形或枯死。嫩莖、花梗受害呈畸形,角果發育不正常或枯死。此外還能傳播油菜病毒病。
形態特征:
蘿卜蚜有翅胎生雌蚜頭、胸黑色,腹部綠色。第1-6腹節各有獨立緣斑,腹管前后斑愈合,第1節有背中窄橫帶,第5節有小型中斑,第6-8節各有橫帶,第6節橫帶不規則。觸角第3-5節依次有圓形次生感覺圈:21-29、7-14、0-4個。無翅胎生雌蚜體長2.3mm,寬1.3mm,綠色或黑綠色,被薄粉。表皮粗糙,有菱形網紋。腹管長筒形,頂端收縮,長度為尾片的1.7倍。尾片有長毛4-6根。桃蚜無翅孤雌蚜體長2.6mm,寬1.1mm。體淡色,頭部深色,體表粗糙,但背中域光滑,第7、8腹節有網紋。額瘤顯著,中額瘤微隆。觸角長2.1mm,第3節長0.5mm,有毛16-22根。腹管長筒形,端部黑色,為尾片的2.3倍。尾片黑褐色,圓錐形,近端部1/3收縮,有曲毛6-7根。有翅孤雌蚜頭、胸黑色,腹部淡色。觸角第3節有小圓形次生感覺圈9-11個。腹部第4-6節背中融合為一塊大斑,第2-6節各有大型緣斑,第8節背中有一對小突起。甘藍蚜有翅胎生雌蚜體長約2.2mm,頭、胸部黑色,復眼赤褐色。腹部黃綠色,有數條不很明顯的暗綠色橫帶,兩側各有5個黑點,全身覆有明顯的白色蠟粉。無額瘤;觸角第3節有37-49個不規則排列的感覺孔;腹管很短,遠比觸角第5節短,中部稍膨大。無翅胎生雌蚜體長2.5mm左右,全身暗綠色,被有較厚的白蠟粉,復眼黑色,觸角無感覺孔;無額瘤;腹管短于尾片;尾片近似等邊三角形,兩側各有2-3根長毛。
發生規律:
蘿卜蚜我國北方地區年發生10余代,南方達數10代;在溫暖地區或溫室,終年以無翅胎生雌蚜繁殖,無顯著越冬越象;長江以北地區,在蔬菜上產卵越冬。翌春3-4月孵化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幾代后,產生有翅蚜,向其他蔬菜轉移,擴大為害,無轉換寄主的習性。到晚秋,部分產生性蚜,交配產卵越冬。蘿卜蚜的適溫比桃蚜稍廣些,在較低溫的情況下,蘿卜蚜發育快(9.3℃時17.5天,而桃蚜在9.9℃需24.5天)。此外,寄主雖然以十字花科為主,但尤喜白菜、蘿卜等葉上有毛的蔬菜,因此,全年以秋季在白菜、蘿卜上的發生為嚴重。桃蚜華北地區年發生10余代;在南方則可多達30-40代,世代重疊極為嚴重。以無翅胎生雌蚜在風障菠菜、窖藏白菜或溫室內越冬,或在菜心里產卵越冬。加溫溫室內,該蚜終年在蔬菜上胎生繁殖,不越冬。翌春4月下旬產生有翅蚜,遷飛至已定植的甘藍、花椰菜上繼續胎生繁殖,至10月下旬進入越冬。靠近桃樹的亦可產生有翅蚜飛回桃樹交配產卵越冬。桃蚜的發育起點溫度為4.3℃,有效積溫為137日度。在9.9℃下發育歷期24.5天,25℃為8天;發育適溫24℃,高于28℃則不利,因此,在我國北方地區春、秋呈兩個發生高峰。桃蚜對黃色、橙色有強烈的趨性,而對銀灰色有負趨性。甘藍蚜在北京、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等地年發生10余代,以卵在蔬菜上越冬。翌春4月孵化,先在越冬寄主嫩芽上胎生繁殖,而后產生有翅蚜遷飛至已經定植的甘藍、花椰菜苗上,繼續胎生繁殖為害,以春末夏初及秋季重。10月初產生性蚜,交尾產卵于留種或貯藏的菜株上越冬。少數成蚜和若蚜也可在菜窖中越冬。甘藍蚜的發育起點溫度為4.3℃,有效積溫為112.6日度。繁殖的適溫為16-17℃,低于14℃或大于18℃,產仔數均趨于減少;此外,對寄主的選擇上,偏嗜葉面光滑無毛的甘藍、花椰菜類,所以在北方這些作物春、秋兩茬大面積栽培時,甘藍蚜也在春、秋形成兩次發生高峰。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種植抗蟲品種。(2)加強田間管理。蔬菜收獲后深翻土地,及時清理前茬病殘體,鏟除田間、畦埂、地邊雜草,減少來年蟲源基數。(3)根據不同蚜蟲習性,相應采用黃板誘殺或銀灰色反光塑料薄膜忌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