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年來由于隨意施肥,造成的肥料施用過量、養分施用不足、養分比例失調等現象,3月28日,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采訪了省農科院資環所相關農業專家,他們認為實施平衡施肥才是破解之道。
針對近年來由于隨意施肥,造成的肥料施用過量、養分施用不足、養分比例失調等現象,3月28日,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采訪了省農科院資環所相關農業專家,他們認為實施平衡施肥才是破解之道。實施平衡施肥一方面可以減少在肥料方面的投入,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實現節本增效;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土壤板結、減少耕地污染,實現綠色環保。
1果實口感差,可能是施肥不當
“氮肥施用過量,梨子吃起來口感不細膩、味道發酸……”省農科院資環所黃紹敏研究員以梨子為例,介紹了合理施肥的重要性,她認為,“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失調,將直接影響果實甜度、水分、脆度、固形物的含量等品質物質,進而影響果實的口感、色澤以及外形美觀度!
果實品質往往與商品價格、農民收益息息相關。黃紹敏強調,在瓜果生長過程中,會優先確保產量物質的形成,然后才是決定品質物質的合成和轉化。因此,要辨證看待產量與品質的關系,盡量做到優質豐產,而不是單純追求高產。
黃紹敏介紹,“好梨”一生要施五次肥,每次肥料養分配比不同、所起作用不同。次在果實收獲后,用以恢復地力;第二次在春節前后,用以促進根部生長、形成花芽;第三次在坐果后,用以果實的數量;第四次是膨大期,用以單果重量;第五次是在成熟前期(通常在套袋結束后),用以口感、色澤、外形等品質更好形成,這樣才能實現梨的“大小年平均、色味形俱全”。黃紹敏認為,梨樹選肥要以有機肥、高氮緩效肥和鉀肥為主。“以雞糞、牛糞等養殖廢棄物為原料的有機肥,經動物過腹已將大分子物質轉化為利于植物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在腐熟后施用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
2算好供需賬,平衡施肥效果好
實現平衡施肥,黃紹敏認為要綜合考量四個方面因素,一是作物對營養物質的需求,二是土壤中各種養分的供給,三是所購肥料的養分配比,四是所購肥料的品牌與配比。
算好供需賬,平衡施肥效果好。黃紹敏介紹,在作物養分需求方面,我省普遍種植的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對養分的需求有著明顯的差異。中強筋小麥、大豆對氮的需求量大,但大豆擁有能合成含氮化合物根瘤,而花生則對磷的需求量較大。在土壤供肥能力方面,我省大部分耕地屬石灰性土壤,除部分地區土壤缺乏鋅、硼外,土壤中的鈣硫鎂等元素含量充足,加之我省常年實施秸稈還田,土壤鉀素含量相對豐富。在肥料養分配比方面,像氮磷鉀配比為“15-15-15”、“16-16-16”這樣的等養分復合肥,雖然廣譜性較強,但易造成氮不足、磷過剩的情況。氮不足,可以通過追肥進行調節,磷過剩則引起磷礦資源的浪費、產生土壤和水體的生態隱患。
針對部分地區出現連茬障礙的地塊,黃紹敏提出,土壤本身具有自我修復能力,通過深翻、曝曬這種自然的方式,讓土壤進行自我修復,也可以采用輪作、休耕等方式,緩解連茬障礙。
3肥料自己配,節本增收又環保
“有條件的規模種植戶,可以自己根據土壤類別、作物需求、品質需要對肥料進行科學配比,真正做到一塊田一配方,缺啥補啥、缺多少補多少!秉S紹敏介紹,相比傳統的“大配方”復合肥,通過對土壤檢測進行的科學配肥,既可以滿足土壤和作物所需,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實現節本增收與綠色環保一舉兩得。
“為幫助種植戶實現科學配肥、平衡施肥,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生產成本,省農科院近日推廣實施了‘百縣千鄉平衡施肥科技試點工程’。”省農科院資環所劉純敏研究員介紹,“試點工程依托省農科院科技平臺、科研成果和人才優勢,以積累了33年生產、運營經驗的省農科院土肥所復肥實驗廠為樣板,在全省1000個鄉(鎮)建設平衡施肥推廣站,并為配肥站提供政策咨詢、信息服務、建站運營、營銷策劃、原料供應和技術指導,以期形成生產—經營—科研—示范‘四位一體’的服務模式,”是真正實現平衡施肥的一條可行之路。
據了解,土肥所復肥實驗廠隸屬于省農科院資環所,辦理有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注冊有“科靈”和“撒有勁”兩個商標,現在擁有各種肥料登記證14個,具有完善的自主知識產權。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