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李、柰栽培歷史悠久,以傳統品種芙蓉李、胭脂李、油柰、青柰、花柰等為主,種植面積居全省水果產業第三位。但是由于品種單一、管理粗放,加上大部分李果主要用于制作果脯、蜜餞等產品,目前福建李產業普遍增產不增收。福建省農科院果樹所李研究團隊以鮮食李為發展方向,提升品質,布局新品種,以期實現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7月中下旬,永泰蓋洋鄉前湖村的仙亭山鮮食李基地進入生產旺季,專門開辟的20畝鮮果采摘園里游客絡繹不絕。采摘園的主人許文忠表示,今年這片李樹共產果500擔,每擔的收入在400元左右。僅采摘游一項,收入近20萬元,還省去了采摘的人工支出。省農科院果樹所所長葉新福研究員介紹,是細致修剪、施有機肥等提升改造措施,讓這片李園增效的。
改造升級,從精細管理上破題
葉新福表示,仙亭山的蛻變也是永泰芙蓉李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
永泰縣栽培芙蓉李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如今全縣李果產量上萬擔的鄉鎮有8個,種植萬畝面積的鄉鎮有5個,總面積達12.7萬畝,年產量達4.6萬噸。2001年,永泰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李鄉”,無論李果種植還是李干加工,永泰在全國均有一定地位。
李果加工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產業發展,但也存在很多不足:產業處于松散狀態,加工產業標準化、機械化水平低,加工過程中的廢棄物還易造成環境污染等。以加工為主的產業發展模式也使得永泰鮮食李果園管理粗放、栽培措施不到位、果品品質不高。
芙蓉李作為久負盛名的福建地方特色品種,在品種退化、品質下降等產業難題前,如何實現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省農科院果樹所南方李研究團隊在經過市場調研后認為,加工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逐漸縮小,優質鮮食李市場應當成為產業升級的突破口。
兩年來,研究團隊和永泰蓋洋鄉仙亭山鮮食李果園合作,為李柰產業轉型升級做努力。
葉新福團隊調研發現,應對高端水果市場的兩大需求“”“好吃”,永泰現有鮮食李果園需要做的是實現精細化管理。團隊開出三大“”:整形修剪、改良土壤和做好疏果。
永泰果農普遍不重視修剪,這直接導致樹體隱蔽,通風透光性差,不僅容易滋生病蟲害,還影響樹勢,影響產量和品質。要打造高端鮮食李園,修剪是步。為此,一到冬歇期,團隊就到基地現場指導修剪。
葉新福說,修剪后,樹體整齊了,無用枝看不見了,樹的“精神頭”出來了。
接下來要改良土壤。施用有機肥,促進土壤疏松,讓果園向生態、有機食品方向發展。在專家指導下,許文忠夫婦使用牛糞或海藻加工生產的有機肥,增強果園肥力。
第三步做好疏果,一方面果實的品質及大小均勻,另一方面控制產量,減少樹體營養消耗,來年結果。
有了這三步走,今年蓋洋鄉仙亭山鮮食李果園豐收了。許文忠說:“雖然種植成本增加,但果實外觀和口感好,產量也不低,銷售價格提高,整體效益大大提升了。果園美了,連央視的中國影像方志和美麗中國鄉村行節目組都來果園拍攝。”
研究團隊還以古田縣平湖鎮富達村為基地,試驗示范高效新技術,為古田李產業提質增效。
經過幾年的示范,從初的圍觀到現在按照規范流程操作,周邊果農已經將整形修剪技術貫徹到果園管理中,富達村連片芙蓉李在整形修剪方面基本實現了整齊劃一。
除了修剪,團隊研發了園地覆膜和增施生物有機肥兩項栽培新技術。“通過覆膜,芙蓉李著色更均勻、色澤艷麗,商品價值更好;增施、巧施生物有機肥,提高品質不用說,更可以延緩成熟期,使李子錯峰上市,提高價格。”葉新福表示,這兩項技術使用后李果品質提升效果明顯,產地價可比普通果高1~2元。
打開市場,以好品種做敲門磚
7月底,古田縣泮洋鄉鳳竹村的胡老憨農場里300多畝“秋姬李”果實累累,黃中透紅的果實個大如桃,酸甜適口,果香濃郁。
“今年畝產量可達2600公斤,每公斤果的平均售價達到16~20元,大家的反饋都很好。如果市場能夠真正打開,那么產值相當可觀。”農場主胡蓉興奮地說道。
胡蓉表示,原先這片果園管理不善,持續幾年沒有收成。2013年葉新福團隊主動來對接。科研人員奔走兩地,開展配套修剪、疏果、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等種植技術及采后處理技術的研究。經過努力,農場的“秋姬李”終于碩果累累。
“福建的李子給人留下的印象一般是小而酸,口感不佳,常見的芙蓉李、雙華李等品種,一般只有20~60克重。但‘秋姬李’不同,可達100~200克重,更重要的是風味獨特,這個品種可以豐富福建鮮食李市場。”葉新福說,與很多農產品類似,李的種植效益波動較大,不同成熟期、不同品種的李果價格差異很大。全省李種植效益偏低,既有產業布局不合理,品種單一,品質老化等問題,也有未對不同熟期品種交錯種植、未針對氣候特點進行種植布局、未改良品種等問題。
福建鮮食李發展的頹勢需要改變。研究團隊在全國鮮食李新品種篩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深入全省各地乃至南方各省收集特異種質資源,通過鑒定評價,篩選出一批優異育種材料;另一方面,就地取材,篩選優異品種,“秋姬李”即是近年來優選并通過福建省審定的優異鮮食李新品種。
“秋姬李”試種成功,接下來團隊將以優質大果鮮食李和短低溫、早熟李為目標,通過雜交育種等方式,推出新一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進一步提高產量和改進口感。
目標,培育新品完成“交棒”
胡蓉已為自家的“秋姬李”申請了商品名稱“田黃李”,設計了外包裝,意欲打造高端鮮食李品牌。
“鮮食李的市場雖然看好,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未來的市場開拓需要集群效應,也需要消費者的認知。”葉新福說道。
李子味酸,能促進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有改善食欲,促進消化的作用,李子中抗氧化劑含量高得驚人,有養顏美容、潤滑肌膚的作用,堪稱是抗衰老、防疾病的“超級水果”。為了更好地宣傳鮮食李,永泰已經連續舉辦了4屆永泰李梅節采摘季,向消費者展示李子鮮食的魅力。
鮮食李欲成為老牌李鄉永泰的一張新名片。經過測算,研究團隊建議,永泰可推廣建設10~20家鮮食李示范基地。每個果園維持在100畝規模,在統一科學管理模式下打造成高端果園,以高端品質形成品牌效應。
為了豐富品種和更好地進行產業布局,目前,研究團隊正主持農業部“南方李資源收集”項目,并開展適合南方的新品種培育和李高產高效栽培集成示范技術攻關,培育后續適合南方的新品種。“我們團隊通過近年來的農業部熱區資源與示范推廣、科技部項目和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加大隊伍建設和品種研發,已培育出系列優質大果鮮食李和短低溫早熟李苗頭品種,目的在于提高品質和延長果期,形成品種系列,可望接替現有當家品種。”葉新福表示。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