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簡介: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減產,嚴重時減產40-50,甚至顆粒無收。世界各稻區均勻發生。本病在各地均有發生,主要病害部位為葉片、莖稈、穗部發生為多,發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減產,尤其穗頸瘟或節瘟發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絕產。
近年來,廣東稻瘟病年發生面積不少于50萬畝,而且出現逐年增加趨勢,局部大爆發并不少見,目前,稻瘟病可能發生在省域內的任何年頭、任何季節。
水稻稻瘟病:俗稱火燒瘟,是水稻的重要病害,田間鑒別癥狀;危害水稻各部分,在水稻整個生育期都發生。秧苗;發病后變成黃褐色而枯死,不形成明顯病斑,潮濕時,可長出青灰色霉。 稻瘟病在整個水稻生育期都會發生,根據受害時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和谷粒瘟等,其中以穗頸瘟對產量影響。節瘟:常在抽穗后發生,初在稻節上產生褐色小點,后漸繞節擴展,使病部變黑,易折斷。發生早的形成枯白穗。僅在一側發生的造成莖稈彎曲。
穗頸瘟:初形成褐色小點,放展后使穗頸部變褐,也造成枯白穗。發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軸受害造成小穗不實。
谷粒瘟:產生褐色橢圓形或不規則斑,可使稻谷變黑。有的穎殼無癥狀,護穎受害變褐,使種子帶菌。病源特征phyricularia grisea (cooke)sacc.稱灰梨孢pyriculariayae cav.稱稻梨孢,屬半知菌亞門。有性態為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barrnov.屬子囊菌亞門。自然條件下尚未發現。傳播途徑稻瘟病是寄生引起,青灰色霉即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病害的擴展靠分生孢子在空氣中傳播。病菌發育適溫度為25℃-28℃,高濕有利分生孢子形成飛散和萌發,而高濕度持續達一晝夜以上,則有利于病害發生流行。
發病因素管理:
1、施用的有機肥未腐熟;施用氮肥過多或過遲,植株生長過嫩,抗病性降低易發病。
2、未及時烤田,或烤田不好,長期灌深水,排水不良的田塊易發病;
3、栽培過密,田間通風透光差,蟲害嚴重的田塊易發病4、管理粗放,田間及四周田埂雜草叢生的田塊易發病。氣候:長期連陰雨、長期灌深水、大水串灌、氣候溫暖、日照不足、時晴時雨、多霧、重露易發病 土壤溫度低,陰雨連綿,日照不足有利于發病,大面積種植高優品種,抗病性差極易導致大面積發病。偏施、遲施氮肥,均易誘發稻瘟病。
防治方法:
1.根據當地預報及時檢查田間癥狀。合理施肥管水,底肥足,追肥早,巧補穗肥,以增強植株抗病力,減輕發病,
2.發現中心病株后,開始噴灑50氯溴異氰尿酸水溶性粉劑,20克一袋兌15公斤水(均勻噴霧。用于水稻性條斑病病害,稀釋1000-1500倍噴霧。用于種子浸種濃度500ppm(一克藥兌水一公斤),24小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