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根據網站關于尿素價格最新的統計結果顯示來看,國內尿素行情最新轉變下滑的路線,走上調路線。北方出廠報價重回2000元/噸以上。如此走勢確已令經銷商無計可施。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了一些商家開始追漲;還有更多的經銷商在為前期沒有及時采購低價貨而懊悔不已。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畢竟沒人能斷言明年春耕行情。或許已經備貨的經銷商也在為草率而苦惱。就好比錢鐘書在《圍城》中所寫"外面的人想進來,里面的人想出去",正可謂福禍難辨。此時,筆者仍然固執的認為:尿素冬儲噸價不應超過1900元。但事實上,上周山東已經采購不到2000元以下的貨了。有些朋友焦急地問我個人對后市怎么看。對此,筆者引用一句近幾年的行業流行語:“淡季不淡,旺季不旺”。表面上看是對市場的概括,但也能看出一個道理,如果淡季淡不下來,旺季也就不會旺。換而言之,尿素高價要么在淡季,要么在旺季。不太可能出現淡季高價,旺季更高價的情況。原因就在于尿素行業存在產能過剩這一"致命傷"。本人認為:經銷商如果失去了對市場的判斷能力,就不要盲目從眾。與其打沒有把握的賭,還不如攥好手中的現金來得更踏實些。
從11月博弈的行情中,我們看到尿素企業似乎并不存在銷售壓力,這也使得一些經銷商感到失去了"談判籌碼"。這些產量究竟是如何消化的?行業本身減產肯定是其中一個解答。據本網統計:在本月已經過去的三周中,全國尿素企業開工率由72%下滑至69%。由此也可能看出廠家自身減壓的決心。另外,一些銷售技巧也發揮了很大作用。比如,前期吸引大經銷商在1900-1950元的價位采購。后期又采取調價的手段刺激中小經銷商追漲,利用了這些人前期錯失低價的懊悔心理。而商家常常會忽略市場整體的備貨情況。冬儲并未推遲,而是一直在緩慢的進行中。真正推遲的應該是"降價"才對。也就是說,從10月下旬以來,正是這些看不到的采購為尿素價格提供了支撐。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冬儲缺口正在減少的現實問題。其實,幫助尿素企業分擔銷售壓力的因素還不只如此。尿素企業在近一段時間內,幾乎不存在銷售壓力。前三項已不必多說,第四項恰好是發改委之前提到過的政策漏洞,小包裝尿素7%的關稅是業內盡人皆知的事情,保稅區的空保問題也沒有解決。這使得企業可以更自由的操作:收著近期高價款并同時發高價貨,如果高價尿素銷售量低于日產量便去發前期大公司的低價貨,再不行就集港,可謂是輕松度日。同時,還給市場發出供不應求的信號。于是,行情走勢變得異常迷茫。
另外,注意觀察的朋友很容易發現近年以來,國內尿素價格漲跌與出口聯系緊密。比如今年二、三季度尿素價格反常上漲就有出口的功勞。首先是2010年底的700萬噸出口令春耕市場貨源不足,隨后就是2011年7-10月的淡季出口支撐。此時,2012年的尿素出口關稅尚未公布,但態度肯定是限制,其中當然也包括對小包裝尿素出口的規定。試問,如果明年上半年均禁止出口。行情將會如何呢?我想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總之,大型農資公司由于擔負著冬儲任務,不論如何也會適量采購。而中小經銷商則需冷靜判斷,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小量備貨沒問題,但一定要給自身留出進退的余地。由于化肥類產品處于國家監控范圍內,很難做到完全的市場化。因此,政策對行情走勢影響極大,其中就包括抑制肥價。就歷年冬儲來說,2000元/噸的出廠價可以說是前無古人。或許將來受通脹以及成本拉升,價格會出現飛躍,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到當年的收購糧價,畢竟農民要靠種地賺錢。所以,筆者對尿素后期行情并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