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我國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不斷加速,施肥方式也出現了多樣化,肥料產業越來越向高效化、專業化、精細化、便捷化、友好化和水肥一體化發展,這也為液體肥發展提供了機遇。與此同時,液體肥料以營養均衡、效果穩定、吸收利用率高以及更加、綠色、環保而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我國液態肥料已經有了初步的發展,但存在概念模糊、監管不完善、技術含量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現狀相對混亂等一系列問題。“首先是目前市場對于液體肥的認識不足。”張承林說,中 國作為肥料生產大國,液體肥生產在整個肥料構成中只占很小比例,且大部分是葉面肥、沖施肥。事實上液體肥并非大部分是水,同樣可以生產高濃度肥料,氮磷鉀總和可以達到50%以上。
此外,張承林教授指出,我國液體肥發展還存在限制因素,尤其是行業標準問題。“目前的行標只規定生產高含量的液體復混肥,沒有中低含量的標準,同時對于重金屬元素限量太嚴格,導致工業 級磷酸一銨、二銨、氯化鉀、工業級磷酸等原料不能用于液體復混肥的生產。此外,存在肥料登記時間過長、登記手續繁雜等問題。”
高祥照建議,應當制定液體肥料產品的相關標準,以適應農業需求,為加快行業發展創造條件,并推動相關工作的開展,例如設施創建,登記等環節,為液體肥料的生產服務。王暉認為,液體肥是 目前水溶肥料的熱點,他呼吁國家相關部門加快行業標準與國際標準的接軌。陳清則認為,肥料登記標準對液體水溶肥的養分含量限制太多,對于一些小規模、針對當地土壤和作物用途的液體配方肥宜 于就地生產、施用,如采用加肥站模式。
對于專家和企業提出的標準問題,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副主任劉紅芳做了登記管理中的審批和核準情況的報告。她指出,目前沒有對于液體肥料單獨的登記管理制度,與其他肥料品 種的管理方式相輔相成,同時也會考慮企業訴求。
張承林認為,任何一種好產品都需要擁有一個良好的發展氛圍,液體肥發展的“瓶頸”來自于政策的不合理。“液體肥也是復混肥料,但是卻無法享受到復混肥料的國家補貼政策。”張承林說 ,目前的行業優惠政策不合理,將液體肥“屏蔽”在補貼政策之外。例如,固體顆粒復混肥有補貼,但是液體復混肥卻沒有。業界人士也認為,液體肥只是復合肥的一種不同的外在形態,應當給予政策 補貼。只有公平、合理的行業政策,才能帶動液體肥的健康、快速發展,更好地服務于中國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