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這個病害名對于廣大農民朋友來說估計不是很熟悉,但是一給大家說起發病癥狀,相信大家都會對其有一個認識。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怎樣來辨別番茄晚疫病及方法:
1.發病癥狀
幼苗和成株的葉莖、果實均可受害。以葉和青果受害重。幼苗染病,病斑由葉片向主莖蔓延,使莖變細并呈黑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濕度大時病部表面生白霉。成株期葉片染病,多從植株下部葉片的葉尖或葉緣開始發病,初為暗綠色水浸狀不整形病斑,擴大后轉為褐色。濕度過大時,葉背面病部和健部交界處長出白霉。莖上染病,病斑呈黑褐色至褐黑色腐敗狀,病斑長圓形,輕者占莖周的1/3至1/2,重者繞莖一周呈黑褐色腐敗,致植株萎蔫;果實染病,主要發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漬狀暗綠色,后變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邊緣明顯,病部有云紋,但不規則,果實一般不變軟,濕度大時,其上長有少量白霉后迅速腐爛。
2.病原菌傳播和發病條件
此病原菌稱致病疫霉,屬卵菌。此病菌只為害番茄和馬鈴薯。番茄晚疫病菌主要在冬季棚室保護地栽培的番茄及馬鈴薯塊莖中越冬。有的可以厚垣孢子落入土中的病殘體上越冬,借氣流或風雨傳播到番茄植株上,從氣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田間形成發病中心植株,病菌的營養菌絲在寄主細胞間或細胞內擴展蔓延,經3-4天潛育,病部長出菌絲和孢子囊,借風雨傳播蔓延,進行多次重復侵染,引起該病流行。尤其中心病株出現后,伴隨多雨天氣或澆水,病勢擴展迅速。露地栽培降雨早晚、雨日多少,雨量大小及持續時間長短,以及棚室保護地栽培澆水量大小,澆水間隔天數多少及澆水后是否遇陰雪陰雨天氣,是決定該病發生和流行的重要條件。高溫低濕孢子囊易失活,常溫下,相對濕度低于80%僅存活幾小時。地勢低洼,排水不良,致田間濕度大,易誘發此病。
3.無公害防治方法
(1)從苗期開始,嚴格控制生態條件,防止棚室內出現高濕條件。(2)高壟栽培,地膜覆蓋,膜下澆溝泅壟,控制澆水量和澆水次數,防止空氣濕度高。(3)選用抗病品種:目前我國育成的番茄雜交一代中,絕大多數抗晚疫或耐晚疫病。如中雜系列、浙雜系列、豫番茄系列等都抗病,可選用。(4)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5)施用酵素菌肥或經過漚制發酵腐熟的有機肥和配方施肥或平衡施肥。(6)種植密度要合理,并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打杈,防止株行間郁閉,改善透光通風條件。(7)藥劑防治,發現中心病株后,可選用以下方法和藥劑之一:棚室保護地采用煙霧法,每畝施用45%百菌清煙劑250-300克。采用粉塵法,噴灑5%百菌清粉塵劑或6.5%萬霉靈5號(甲硫·霉威粉塵劑),每次每畝1-1.5kg。從番茄晚疫病發生初期開始噴灑下列藥之一:72.2%霜霉威水劑6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69%烯酰·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2.5%噁唑菌酮·霜脲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44%精甲霜靈·百菌清懸浮劑600倍液。噴灑上述藥劑,若發現產生抗藥性,可選用如下銅制劑:如20%松脂酸銅乳油500-8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松脂酸銅·咪酰胺75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為提高防治效果,用藥之前應首先田間的病殘體(將植株上的病葉病果剪下,放入塑料袋內,地面上的病殘體也要拾取),集中燒毀。對百菌清和有百菌清成分的藥,在采收果前7天停止使用,其他藥劑在采收果前3天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