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復合肥市場一直處于高位運行,但是卻是有價無市,銷售表現低迷,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掌控復合肥市場的主導因素呢?一方面受原材料行情影響,廠家生產成本壓力增加,生產廠家普遍想上調出廠價。另一方面受終端用肥能力的影響,絕大多數經銷商選擇持幣觀望,流通商家共同盼望價格下行。在這個全國用肥淡季的時期,廠商心不同,漲?還是跌?廠商博弈開始上演。
近期持穩的理由很簡單,當前原材料價格均處高位,并有上漲趨勢,按照現行價格銷售,廠家利潤已經很薄,因此復合肥沒有下調的可能性。當然上調的可能性也不大,目前經銷商均在持幣觀望,現在部分廠家實行保底計息的銷售政策,但響應者寥寥,上調可能會失去對自己關注的經銷商,預計沒有多少廠家敢冒險。
長期看跌的老理由不再贅述,新理由如下:
一、國際尿素成交價開始下滑,出口利潤變薄,局部地區甚至不如在國內銷售,已經有個別尿素企業出現返港現象,如果更多尿素企業對出口失去信心,返港現象加劇,國內追肥需求消化能力有限,另外工業采購又在謹慎觀望,那么尿素企業銷售壓力就會陡然增加,必然會出現回調,進而會影響復合肥報價。
二、現在國際國內農產品期貨價格急速下滑。受6月30日美國農業部發布的今年農產品種植面積報告影響,美國玉米期貨價格出現暴跌的同時,國內玉米期貨市場亦遭重創,連帶國內小麥、秈稻、大豆等期貨價格紛紛下跌,雖然目前還沒影響到現貨交易,但之前棉價遭遇過山車般行情,便是期價影響現價的力證。如果大宗農產品現貨交易價格跟跌,必然打擊農民種植的積極性,肥料投入會減少。
三、國內經濟作物價格過低,農民在肥料上投入會大量減少。之前山西的杏、現在的桃子收購價只有0.2元/斤;廣東的辣椒0.12元/斤,西瓜沒人要,瓜農任其爛掉;山東的大姜0.7~0.8元/斤,大蒜0.6~0.7元/斤,西瓜0.06元/斤還算買的好價錢,按照這樣的收購價,農民可以說賠的血本無歸。生意虧欠,必然減少投資,這是人的本能,化肥投入的減少是首當其沖的。另外,不少農民看到作物價格太低,后期追肥干脆就不用,所以農民手上還有存貨。通過以上因素綜合考慮,會形成這樣一種市場狀況:秋季用肥是一年中用肥量多的一個季節,每個廠家都想保持或擴大市場份額,必然生產更多的肥料,但農民購買高價肥意愿低,能力低,用的少。一“多”一“少”,供需矛盾立現,所以從長期來看漲跌其實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