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份以來,淮北、江淮分水嶺芝麻主產區遭遇持續高溫干熱天氣,高氣溫37-39℃,部分市縣超過40℃,土壤含水量下降至15%左右。我省芝麻主產區部分芝麻葉片凋萎,花果脫落,生產受到嚴重威脅。同時伴有芝麻莖點枯病及棉鈴蟲、甜菜夜蛾等病蟲害發生,對芝麻產量和品質造成很大影響。因此,需要開展抗旱救災與中后期病蟲害防控應急服務工作,降低病蟲害和干旱造成損失,為芝麻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一、抗旱救災措施
當前我省芝麻正值開花結蒴的關鍵時期,因此抗旱必須精準及時。
1.及時灌水,抗旱降溫
連續三日下午芝麻葉片出現萎焉,應及時澆灌,有利于局部改善田間小氣候,緩解芝麻冠層的大氣濕度,達到降溫的目的。同時可解除干旱,滿足花芽分化和蒴果灌漿成熟對水分的需要,起到增產保收作用。灌水應采用溝灌和噴灌,忌大水漫灌。
(1)溝灌。引水入畦溝,進行浸潤性灌水,即畦溝有水流,而畦面無明水,使水滲透到耕層內的土壤中。水從高處順溝往下流,用草把子堵住廂溝,分段灌水,要依據地形、水勢結合人工澆水,防止漏灌和灌水不勻,然后灌到低處時,畦面滲透,水也排完。
(2)噴灌。用水少,噴水勻,且葉面噴水,充分發揮根、莖、葉的吸收作用,又可使冠層起到降溫,加濕改善小氣候的作用,增產效果顯著。除此之外,條件具備的還可使用滴灌,更節水,效果更好。芝麻灌水應選擇下午5時以后好。灌水前做好工具和水源的準備工作,灌完后一定要清溝,以免積水造成漬害。下雨之前不灌,以免灌水、雨水造成危害。水順溝流時或輔助澆水時不碰傷芝麻,并防止泥水澆到嫩葉上。
2.適時追肥,防止早衰
芝麻遇干旱,苗期葉小、株矮、細胞老化;生長中后期花蕾、蒴果脫落,葉片枯萎,輸導組織收縮,對養分吸收慢,利用率低。因此,要結合灌水追施有效肥料。追肥要“少食多餐”.可按每畝3-7千克尿素,灌水后趁潮追肥;葉面噴施有機肥或多元微肥,可促進苗情轉化。
3.適時打頂,減少損耗
芝麻盛花后期7-10天,主莖頂端葉節簇生,近乎停止生長時,選擇晴天上午摘除頂端3-4厘米。打頂可減少養分和水份消耗,促進蒴果生長充實,減少花器脫落,從而增加粒數和粒重,提高產量和改善品質。
4.合理使用抗旱劑
抗旱劑能控制葉片開展度,抑制葉片的蒸騰作用,緩解土壤水分消耗,抗旱劑可以采用拌種方法使用,還能通過種子的出苗率。生長期遇干旱時,葉片噴施,能緩解旱情,如初花期,葉面噴施0.1-0.3毫克/千克或0.01-0.05毫克/千克的蕓苔素藥液,可起到抗旱作用,植株表現葉色變綠變厚,抗逆性增強。
二、加強監測,做好病蟲預防
高溫干旱天氣增加了芝麻病蟲發生機率,因此要加強監控和田間管理,做好綜合防治工作。
1.病害防治
芝麻生長中后期,部分產區病害重,選用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懸浮劑40毫升/畝、28%井岡·多菌靈懸浮劑200毫升/畝、40%苯甲·吡唑酯水分散粒劑20-30克/畝、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40毫升/畝、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75克/畝,兌水30-50千克噴霧1-2次,遇中雨以上降雨,雨后加噴一次,預防芝麻莖點枯病、枯萎病和疫病。規模種植地塊,根據病害發生情況,可采用無人機及時噴藥。
2.害蟲防治
目前,我省部分芝麻產區棉鈴蟲、甜菜夜蛾等為害嚴重,防治方法如下:
(1)物理防治。頻振式殺蟲燈及性信息素誘芯對成蟲具有誘殺作用,對天敵殺傷小的特點,應在蟲害重發區和羽化高峰期使用。
(2)生物防治。在低齡幼蟲(3齡前)始發期,使用10億PIB/毫升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可濕性粉劑80-120克/畝或16000IU/毫克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100-150克/畝,均勻噴霧。由于生物藥劑無內吸作用,所以噴藥要均勻周到,新生葉部位,葉片背面重點噴灑,才能有效防治害蟲。
(3)化學防治。在卵孵化盛期至低齡幼蟲期(3齡前)始發期,使用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60-90毫升/畝、5%氯蟲苯甲酰胺30-60毫升/畝、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5-50毫升/畝、40%辛硫磷乳油60-90毫升,兌水30-50千克均勻噴霧。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和氯蟲苯甲酰胺有一定的持效性,藥效可持續10-14天。高效氯氰菊酯和辛硫磷有效性好,持效期短,需要在5-7天后再噴霧防治1次。
另外,持續干旱,要密切關注薊馬、紅蜘蛛和蚜蟲的發生。若發現蟲害發生,使用60克/升乙基多殺菌素40-50毫升/畝防治薊馬、34%螺螨酯懸浮劑6000-7000倍防治紅蜘蛛、22%氟啶蟲胺腈懸浮劑10-15毫升/畝防治蚜蟲。
國家特色油料產業技術體系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芝麻研究團隊(來源:安徽種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