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一作區是我國四大馬鈴薯主產區之一,種植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40%以上,包括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以及遼寧、山西、河北和陜西中北部。當前今年大部墑情適宜,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馬鈴薯進入春耕備播關鍵期。
針對當前天氣條件和生產特點,按照“精整地、選良種、多包衣、強田管、控病蟲、保收貯”的技術路線,適期適墑播種,強化田間管理,全力奪取全年豐收。
精細整地備耕備播
選擇土層深厚、土質肥沃、團粒結構好、排水和保水性能好、通氣較好的地塊,輪作倒茬三年以上未種過馬鈴薯及其他茄科作物,或前茬地施用抗重茬劑,要求前茬作物未施用過咪唑乙煙酸、氟磺胺草醚、氯嘧磺隆異惡草松等除草劑。推薦進行秋耕整地,耕深35-40厘米以上;秋季風蝕嚴重或未進行秋整地的推薦使用春整地,一般耕深30厘米以上,做到整平耙細,達到待播狀態。春整地后盡快播種減少散墑。有條件的地區,隨耕翻整地畝施充分腐熟農家肥1.5噸或適量商品有機肥作基肥,建議測土配方施肥,配合施用微生物菌劑等。及早開展馬鈴薯春耕專用農業機械維修保養和調試,為高質量播種提供條件。
優選良種暖種催芽
根據產品用途和產業發展需要,明確選用鮮食型品種、高淀粉加工型品種或油炸型加工品種類型。結合生態條件、市場需要、當地主要病蟲害情況,選擇抗旱、抗病及熟期適宜的專用型馬鈴薯品種和相應級別的脫毒種薯,質量應符合馬鈴薯種薯國家標準(GB18133-2012)。播種前15-20天種薯出窖(庫),在室溫15-18℃下催芽,芽長0.5-1厘米,散射光下壯芽。切刀用75%的酒精或0.3%-0.5%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消毒,切成立體形狀薯塊,每個切塊重30-45克,保留1-2個完整芽眼。選用咯菌腈懸浮種衣劑進行種薯包衣,或選用8%氟環·咯菌腈、70%甲基硫菌靈等殺菌劑殺蟲劑拌種處理,防治黑痣病、枯萎病等真菌性土傳病害以及瘡痂病等細菌性病害。
70%甲基硫菌靈-歐派甲托-瀚正益農
商品簡介
本品采用進口高品質純白甲托原藥精制而成,產品通過歐盟無致癌物質HAP標準。產品有效成分更純、顏色更白、顆粒更細、作物吸收率更高,殺菌效果更好。不分層,沒沉淀,藥效純正溫和,對果面無刺激,不產生麻點,是生產優質套袋果品及蔬菜的理想殺菌劑。內吸滲透力強,能殺死侵入植物體內的病原菌,性和持效性俱佳,能保持長期較好的殺菌防病效果。對廣范圍的作物病害均能達到很好的防效。
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當10厘米土層溫度連續3天達到7℃以上,且在春季晚霜前30天以內播種。播種深度10-12厘米,推薦開溝、施肥、播種、合壟、起壟、鎮壓一次完成。根據生產實際,東北地區適宜深耕大壟機械化栽培,華北地區適宜覆膜保墑、滴灌水肥一體化、全程機械化等栽培,西北地區適宜地膜覆蓋、膜下滴灌、覆膜集雨、中小型機種機收等栽培。結合播種,配施足量種肥,不超過計劃總施肥量的30%,其余肥料隨水追施。根據品種特性、土壤情況和種植目的確定種植密度,一般早熟品種4000-4500株/畝,晚熟品種3500-4000株/畝。肥沃土壤種植密度適當小些,貧瘠土壤適當增密。淀粉加工品種植密度一般每畝4000-4500株;薯片加工品種控制薯塊直徑5-9厘米,一般4500株/畝;薯條加工品種要求大薯率高,一般3500-3700株/畝;種薯生產4500株/畝以上。
科學田管防控病蟲草害
做好2次中耕培土,在苗高5-10厘米時培土3-5厘米,在現蕾前培土5厘米以上,寬厚為宜。
做好水肥運籌,苗期、現蕾期、開花期追施尿素和硫酸鉀;至少在苗期或花期灌水1次,有灌溉條件的,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全生育期可采用滴灌、噴灌、溝灌等方式灌水6-10次。
做好雜草防除,雜草多的可在馬鈴薯中耕培土后,選用二甲戊靈或其他適合藥劑對水噴霧于土壤表面進行土壤封閉處理,苗后莖葉處理可選用高效氟吡甲禾靈+滅草松或其他適宜藥劑對水噴霧;雜草少的可在中耕培土時人工除草。
做好病蟲害防控,綜合運用抗性品種、農藝防治、化學防治等措施,晚疫病可參考預警系統提示,一般在田間出現中心病株后噴藥,視降雨情況確定防治次數,每隔7-10天噴藥防治一次,不同種類藥劑輪流使用,切忌連續使用一種藥劑。可采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蟲啉等防治馬鈴薯二十八星瓢蟲、蚜蟲等地上害蟲,蟲害嚴重需要多次防治時注意不同藥劑輪換使用。
適期收獲貯運
收獲前7-10天機械殺秧。若田間發生馬鈴薯晚疫病,為防止病害繼續感染塊莖,殺秧前田間噴施烯酰嗎啉等防治晚疫病的內吸性殺菌劑。收獲時避免機械損傷、風吹雨淋、暴曬和受凍,并剔除病、爛薯,以利貯藏運輸。入窖前,馬鈴薯應預貯10天左右,剔除病薯爛薯,同時窖內地面及時噴施殺菌劑,密閉一周后進行通風。貯藏量控制在窖(庫)容的2/3.入窖初期應迅速將窖內溫度降至10-13℃,并維持15-20天,然后窖溫逐漸降至2-4℃,相對濕度保持在85%-93%.貯藏過程中適當通風調節窖(庫)內二氧化碳濃度和溫、濕度,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擠壓和凍害等損害。
來源: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