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播,秋霖天氣致使我市部分麥田播種偏遲,加之冬前降溫較早,越冬期提前,導致今年春季二、三類麥田占比較去年同期偏高,據日前調查,我市麥田一類苗占比20%,二類苗占比50.3%,三類苗占比30.7%。為了加速苗情轉化升級,增加一、二類麥田比例,提出如下近期麥田促弱轉壯管理意見:
一、穩(wěn)壯控旺
對冬前過旺、返青后有脫肥癥狀的麥田,起身期可趁墑畝追施尿素8-10公斤。
對早春有旺長趨勢的麥田,春季管理要以控為主。返青起身期采取鎮(zhèn)壓或深鋤斷根,抑制春季過多分蘗和麥苗繼續(xù)旺長;也可在起身初期葉面噴施植物生長抑制劑進行化控,預防后期倒伏;拔節(jié)期趁墑畝追施尿素5-8公斤。
二、促弱轉壯
對晚播造成的弱苗麥田,春季管理要以促為主,追肥可分兩次進行。頭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5℃時左右時,趁墑畝追施8-10公斤尿素和適量磷酸二銨,促進春季分蘗,鞏固冬前分蘗;第二次在拔節(jié)期趁墑畝追施尿素5-8公斤,以提高成穗率,促進小花發(fā)育,增加穗粒數。對部分越冬期葉片受凍較重麥田,早春應及早劃鋤,提高地溫,在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3℃以上時,應及時進行追肥,促其加快恢復生長。
對缺氮造成的弱苗,表現(xiàn)為幼苗細弱呈直立狀,分蘗減少,葉片窄短,下部葉片從葉尖開始逐漸變黃干枯,并向上部葉片發(fā)展,要在返青后每畝趁墑用尿素10-15公斤。
對缺磷造成的弱苗,表現(xiàn)為根系發(fā)育差,次生根少而弱,葉色暗綠無光澤,葉尖及葉鞘呈紫紅色,植株瘦小,分蘗少,要每畝用過磷酸鈣20-30公斤,追施越早效果越好。
對播量過大造成的弱苗,表現(xiàn)為幼苗擁擠不堪,植株瘦弱、纖細,要先抓緊疏苗,特別是地頭、地邊以及田內的“疙瘩苗”,再追施少量氮、磷肥,以彌補土壤養(yǎng)分的過度消耗,促使麥苗由弱轉壯。
三、化學除草
對冬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的麥田,要在小麥返青起身期及早進行化學除草。由于早春氣溫波動大,實施麥田化學除草前應關注天氣預報,若噴藥前后3天有強降溫天氣不宜施藥,當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6℃以后,小麥拔節(jié)前,選擇晴好天氣進行化學除草。要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適宜除草劑,并嚴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發(fā)生藥害。
四、防治病蟲
今年我市春季病蟲害預計以條銹病、白粉病、麥蜘蛛、麥穗蚜等為重點,加強監(jiān)測預報,實行精準防控。一是嚴密監(jiān)控小麥條銹病。要全面落實“帶藥偵查、打點保面”防控策略,采取“發(fā)現(xiàn)一點、防治一片”的預防措施,及時控制發(fā)病中心,延緩病害擴展蔓延。二是返青拔節(jié)期實施病蟲早控。小麥返青至拔節(jié)前,要注意防治白粉病、麥蜘蛛。小麥揚花期至灌漿期,做好“一噴三防”工作。
五、防御凍害
春季氣溫回升快、起伏大,加上小麥生長加快、抗寒性下降,極易發(fā)生“倒春寒”。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在寒流來臨前,能灌溉的及時進行灌水,以改善土壤墑情,調節(jié)近地面層小氣候,減小地面溫度變幅,預防凍害發(fā)生;不能灌溉的可葉面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等微肥或蕓苔素內酯、碧護等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以快速補充植株氮素和營養(yǎng),激活細胞活力,恢復和促進小麥生長,極大促使中、小分蘗的迅速生長和潛伏芽的快發(fā),提高成穗率,減少小麥產量損失。一旦發(fā)生凍害,要及時采取追肥等補救措施,促進受凍麥苗盡快恢復生長。來源:銅川種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