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水稻缽苗機插技術依靠全程機械化,提高了秧苗質量,克服了不利因素,做到了早準備、早育苗、早插秧、早收獲,為新大米上市搶占了先機。本文為大家帶來了2021年水稻缽苗機插技術要點供大家參考。
技術要點
(一)培育標準化壯秧
培育標準化壯秧是水稻缽苗機插優質高產栽培的根本、前提性核心技術。
1.壯秧標準。缽苗機插栽培的關鍵在于培育標準化壯秧。秧齡25—30d左右,葉齡5.0左右,苗高15—20cm,單株莖基寬0.3—0.4cm,平均單株帶蘗0.3—0.5個,單株白根數13—16條。成苗孔率:常規稻≥95%,雜交稻≥90%。平均每孔苗數:常規粳稻3—5苗,雜交粳稻2—3苗,雜交秈稻2苗左右。單株帶蘗率:常規稻≥30%,雜交稻≥50%。
2.制作平整秧板。根據缽盤尺寸規格,按畦寬1.6m、畦溝寬0.35—0.40m、溝深0.2m開溝作畦。要求畦面平整,做到灌、排分開,內、外溝配套,能灌能排能降。多次上水整田驗平,高差不超過1cm。擺盤前畦面鋪細孔紗布(<0.5cm×0.5cm),以防止根系竄長至底部床土中導致起盤時秧盤底部粘帶土壤。
3.精準播種。常規粳稻每孔播種4—5粒為宜,可成苗3—4苗;每盤播干種量60g左右。雜交粳稻每孔播種3粒為宜,可成苗2—3苗。雜交秈稻,每孔播種2—3粒,可成苗2苗。
4.暗化齊苗。育秧中采用暗化技術,利于全苗齊苗。將播種好的秧盤在室外堆疊起來,疊放時上下兩張秧盤交錯,上面一張秧盤的孔放置在下張秧盤的槽上,每摞疊放的秧盤間留有一定空隙。每摞底層盤的下面墊上東西支撐或底層秧盤為空秧盤,每摞上面一張為空秧盤。秧盤疊放結束,及時于秧盤四周蓋上黑色塑料布。暗化3—5天后,待苗出齊、不完全葉長出時即可揭去塑料布。
5.擺盤。將暗化處理過的塑盤沿秧盤長度方向并排對放于畦上,盤間緊密鋪放,秧盤與畦面緊貼不能吊空。秧板上擺盤要求擺平、擺齊。
6.旱育化控。旱育壯秧。1—3葉期,晴天早晨葉尖露水少時要及時補水;3葉期后,秧苗發生卷葉于當天傍晚補水;4葉期后,注意控水,以促盤根;移栽前1天,適度澆好起秧水。
兩次化控壯秧。頭次,秧盤缽孔中帶有壯秧劑的營養土能矮化壯秧;第二次,于秧苗2葉期,每百張秧盤可用15%多效唑粉劑4g,兌水噴施,噴露要均勻。
(二)精準機插
水稻缽苗插秧機的行距有等行距(行距33cm)與寬窄行(寬行33cm、窄行27cm,平均行距30cm)兩種。
單季稻的大穗型品種,宜選33cm行距插秧機。常規粳稻一般采用株距12cm,畝插1.68萬穴,每穴3—5苗,基本苗6—7萬/畝。雜交粳稻采用株距14cm,畝插1.44萬穴,每穴2—3苗,基本苗3—4萬/畝。秈型雜交稻繁茂性強,可采用株距16cm,畝插1.26萬穴,每穴1—3苗,基本苗3萬/畝左右。
單季稻的中小穗型品種及雙季稻品種,宜選寬窄行插秧機(平均行距30cm)。常規粳稻一般采用株距12cm,畝插1.85萬穴,每穴4—5苗,基本苗7—9萬/畝。雜交稻采用株距14cm,畝插1.58萬穴。其中雜交粳稻每穴3苗,基本苗4—5萬/畝;雜交秈稻每穴2—3苗,基本苗4萬/畝左右。
接行準確。插深一致,把栽深控制在2.5—3.0cm范圍內。
(三)精準施肥
氮肥的基蘗肥與穗肥適宜比例為6:4,在前茬作物秸稈全量還田條件下,氮肥基蘗肥與穗肥適宜比例為7:3。缽苗機插水稻早施重施分蘗肥,一般移栽后3—5d適當重施。生育中后期應在倒4葉或倒3葉期施用促花肥。磷肥一般全部作基肥使用;鉀肥50%作基肥、50%作促花肥施用。
(四)科學管水
薄水栽秧,淺水分蘗,夠苗到拔節期分次輕擱田,拔節至抽穗期“水—濕—干”交替,灌漿結實期“淺—濕—干”交替。
適宜區域
適宜我國水稻各主產區。
注意事項
該技術示范推廣過程中,掌握機插缽苗標準化壯秧培育方法,特別是控種(苗數)、控水、化控及暗化技術,提高缽孔成苗率。擺盤前鋪設細孔紗布(切根網),方便起盤。播種蓋土時清理好孔間土,秧田期水不能漫過秧盤面,防止孔間秧苗串根而影響機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