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蔬菜害蟲種類多,常年發生的主要有粉虱、薊馬、害螨和蚜蟲等重要刺吸式害蟲,世代重疊、蟲量大、抗性高、危害重;偶發的有小菜蛾、棉鈴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保護地栽培環境封閉,化學農藥降解難度大,污染嚴重。利用生物防治技術是蔬菜質量、推進綠色植保的有效途徑。
防控目標
保護地蔬菜重要害蟲防治處置率95%以上,害蟲總體防治效果80%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10%以內,比常規防治方法減少化學農藥使用50%以上,蔬菜生產及產品。
防控策略
針對保護地蔬菜害蟲發生特點,采取“實時監測、提前預防、壓前控后、多策并舉”策略,以健康栽培、物理隔離和生態控制等減少蟲源基數技術為基礎,以釋放天敵和應用生物農藥為主要手段,將害蟲危害損失控制在經濟危害水平以下。
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溫濕度、光照、通風和密閉性控制良好的保護地蔬菜害蟲防控。
主要防治技術
01蟲源基數控制及健康栽培技術
1.清潔棚室。前茬作物采收后及時拉秧清棚,清理殘枝、落葉、落果、雜草、裸根等,于棚外集中化處理。
2.土壤消毒。定植前均勻適量撒施土壤消毒劑殺滅病菌,處理后增施有益菌肥。
3.安裝防蟲網。在棚室旁設置緩沖間,門口和入口及上、下通風口安裝30-60目防蟲網,阻斷害蟲侵入。
4.棚室消毒。覆蓋防蟲網后,密閉熏蒸或藥劑均勻噴灑墻壁、棚膜、緩沖間1-2次,10-15天后進行播種或移栽。夏季休棚時,利用太陽能進行高溫悶棚15-21天。
5.種植功能植物。棚間空地種植芝麻、苜蓿等利于天敵昆蟲繁衍的蜜源植物;棚內在通風口前種植芹菜、茴香等驅避植物;或選擇性間套作豆類等誘集植物以利于集中消滅害蟲。
6.健康栽培。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移栽未攜帶病蟲的健壯種苗;合理肥水、合理密植和產量負載;地面覆膜控制濕度;施用氨基寡糖類、蛋白質免疫誘抗劑等,提升植株抗病蟲能力。
02天敵釋放技術
1.害蟲監測。苗期及定植后,采用色板監測或目測害蟲種群發生情況,發現害蟲即采用相應防治措施。
2.釋放技術
(1)防治粉虱類害蟲
害蟲種類:溫室白粉虱、煙粉虱等。
天敵品種:麗蚜小蜂、煙盲蝽、津川鈍綏螨等天敵。
釋放技術:定植前15-20天,煙盲蝽按0.5-1頭/m2在苗床預防性釋放1次;定植7-10天后,監測發現害蟲即可釋放天敵。麗蚜小蜂按2000-4000頭/畝,隔7-10天釋放一次,連續釋放3-5次;或煙盲蝽按1-2頭/m2釋放,連續釋放2-3次,間隔7天釋放一次;或葉部撒施津川鈍綏螨100-200頭/m2,每周釋放一次,連續釋放3次。
(2)防治薊馬類害蟲
害蟲種類:棕櫚薊馬、西花薊馬、蔥薊馬、管薊馬等。
天敵品種:小花蝽類天敵、胡瓜新小綏螨、巴氏新小綏螨和劍毛帕厲螨。
釋放技術:定植7-10天后,監測發現害蟲即可釋放天敵。小花蝽類天敵按500頭/畝,隔7-10天釋放一次,連續釋放2-4次;或根部撒施劍毛帕厲螨100-200頭/m2,同時葉部撒施巴氏新小綏螨或胡瓜新小綏螨100-200頭/m2,每2周釋放一次,連續釋放2-3次。
(3)防治害螨
害螨種類:朱砂葉螨、截形葉螨、二斑葉螨等。
天敵品種:智利小植綏螨、加州新小綏螨、胡瓜新小綏螨、巴氏新小綏螨。
釋放技術:定植10-15天后,監測發現害螨即可釋放捕食螨。葉部撒施智利小植綏螨5-10頭/m2,點片發生時中心株釋放30頭/m2,每2周釋放一次,釋放3次。或葉部撒施加州新小綏螨300-500頭/m2,每周釋放一次,連續釋放3-5次,或釋放巴氏新小綏螨、胡瓜新小綏螨中的一種,釋放方法同加州新小綏螨。
(4)防治蚜蟲類害蟲
害蟲種類:桃蚜、瓜蚜、豌豆蚜、蘿卜蚜等。
天敵品種:蚜繭蜂、瓢蟲、草蛉、食蚜癭蚊。
釋放技術:定植7-10天后,監測發現害蟲即可釋放天敵。蚜繭蜂按2000-4000頭/畝,或瓢蟲(卵)按2000頭/畝,或草蛉(繭)按300-500頭/畝,或食蚜癭蚊按300-500頭/畝,每周釋放一次,連續釋放2-3次。
(5)防治鱗翅目害蟲
害蟲種類:小菜蛾、甜菜夜蛾、棉鈴蟲、斜紋夜蛾等。
天敵種類:赤眼蜂類、蠋蝽、半閉彎尾姬蜂。
釋放技術:定植7-10天后,監測發現害蟲即可釋放天敵。赤眼蜂類按20000頭/畝,或蠋蝽按20-30頭/畝,隔5-7天釋放一次,連續釋放3次;或半閉彎尾姬蜂按150-300頭/畝,隔10-20天釋放一次,連續釋放1-3次。
03生物農藥防治技術
當釋放天敵不能夠控制保護地害蟲時,使用生物農藥進行防治,使用前需確定生物農藥與天敵的兼容性,降低其對天敵的影響。粉虱類可選用礦物油、球孢白僵菌、藜蘆堿、等藥劑;害螨類可選用礦物油、苦參堿等藥劑;蚜蟲類可選用除蟲菊素、蟲菊·苦參堿、苦參堿、魚藤酮、金龜子綠僵菌等藥劑;薊馬類可選用多殺霉素、球孢白僵菌、金龜子綠僵菌等藥劑;鱗翅目害蟲可選用短穩桿菌、蘇云金桿菌、印楝素、核型多角體病毒等藥劑。(來源:全國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