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海拔農業區,氣候冷涼干燥,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農作物春種秋收,冬季土壤曬垡養息,作物生長季短。該區域油菜產量水平較低,存在化肥和農藥施用量較大,利用率不高,配比不科學等問題。近年來,本區域緊緊圍繞“綠色高質高效”這個主題,結合青海省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在油菜主產區以油菜機械覆膜穴播技術為基礎,示范推廣春油菜緩釋專用肥高效施用技術、油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為重點的綠色高質高效技術集成與應用,積極推進規模化、機械化、輕簡化、標準化生產,為油菜主產區提質增效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示范推廣“優質品種+機械覆膜穴播+推廣應用油菜專用肥或油菜緩釋肥+綠色防控+機械聯合收獲”組合而成的“青海省高海拔農業區早熟春油菜化肥農藥減施技術模式”。實現油菜化肥農藥減量25%以上,生產優質油菜籽畝產150kg的目標。
關鍵技術組成及操作方法
1、播前準備
選擇土層厚實,地勢平坦,適宜機械耕作的地塊。前茬作物為小麥、馬鈴薯和蠶豆等,切忌油菜作物重茬。播前旋地后耙平地表,根茬和雜草,達到地表土壤細碎,上虛下實,田面平整,確保覆膜穴播機作業順暢。每畝用48%氟樂靈乳油200ml兌水15kg,封閉除草。
2、品種選擇
選擇品質優良、抗逆性強的早熟雜交雙低品種青雜7號、青雜11號等。
3、種子處理
播前選用70%銳勝可分散性粉劑和5%適樂時懸浮種衣劑,或35%毒氟種衣劑進行拌種,防止苗期春油菜蟲害的發生。
4、地膜選擇
選用展鋪性好的黑色聚乙烯塑料地膜,每幅地膜寬度120cm,厚度0.01mm。聚乙烯塑料地膜應符合GB13735的規定。
按照播種要求調試后方可使用。
5、施肥與播種
4月上旬,播前選用春油菜緩釋專用肥(28-12-8)30~35kg/畝一次性施于土壤耕作層,施肥深度為5~7cm。根據當地氣候和土壤墑情適時調整播期,選用2MBT-1/4型號的春油菜覆膜穴播機,施肥后當天或次日完成覆膜播種,播種量350~400g/畝。每幅地膜播種4行,寬窄行播種,行距窄行30cm,寬行40cm。每穴下種2~3粒,株距10cm,播種深度3~4cm。地膜覆蓋平整,緊貼地面,膜邊覆土0.5~1.0cm,膜與膜間距40cm。同一副膜同方向播種,以避免苗孔錯位。膜上每隔2m人工打土腰帶,防止被風吹起。
6、補苗、間苗與定苗
機械覆膜播種后15天左右春油菜開始出苗,待播后30天苗出齊時,及時查苗。穴苗錯位、膜下壓苗應及時放苗。春油菜幼苗真葉展開,長到2~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定苗,每穴1~2株,保苗密度每畝5~3萬株。
7、病蟲害防控
油菜黃條跳甲、莖象甲防治
化學防治:5月上旬~5月下旬視田間黃條跳甲、莖象甲危害情況,分別于油菜子葉期、3葉期用35%毒氟微乳劑每畝50ml兌水15kg或48%毒死蜱乳油50ml兌水15kg進行葉面噴防。
物理防治:待油菜出苗,監測蟲害發生初期,每畝懸掛規格為25cm×30cm的黃色誘蟲板15~20片,防治油菜黃條跳甲、莖象甲。
油菜露尾甲防治
六月上旬油菜現蕾開花期每畝地懸掛規格為25cm×30cm的藍色誘蟲板15~20片,物理防治油菜露尾甲。
油菜菌核病防治
初花期采用無人機噴施50%咪鮮胺錳鹽50g/畝+助劑10ml/畝兌水15kg防治菌核病。
8、適期收獲
田間油菜角果90%成熟時,主要采用聯合收割機一次性機械收獲脫粒。
9、殘膜處理
春油菜收獲后,人工或機械及時回收地膜,防止殘膜對當地環境和土壤造成污染。
應用效果案例
2018-2019年度在青海省互助縣開展了農民習慣種植模式與油菜綠色高效生產技術模式對比試驗示范(兩種處理的具體操作見附表1)。與農民習慣種植模式(化肥純養分投入量20kg/畝,農藥590ml/畝,人工施肥1次、施藥6次)相比,應用本項技術模式(化肥純養分投入量14.4kg/畝,農藥400ml/畝,人工施肥1次、人工施藥5次),油菜籽產量達到161.5kg/畝,比農民習慣種植模式增產0%。從經濟效益來看,農民習慣種植模式畝成本為275.4元(其中化肥成本116.2元、農藥成本159.2元),總效益664.4元(油菜籽單價按每公斤4.4元計),純效益389元;油菜綠色高效生產技術模式畝成本219.0元(其中化肥成本78元、農藥成本141元),總效益710.6元(油菜籽單價按每公斤4.4元計),純效益491.6元。與農戶習慣相比,每畝增產10.5kg,新增純收益106元;同時每畝減少間苗、定苗用工6個工。應用本項技術模式能夠達到節肥、節藥、高產、高效的目標,節本增收效果顯著。
適用范圍
本技術模式由青海省高海拔農業區早熟春油菜化肥農藥減施技術產生,適用于青海省春油菜高海拔種植區,可供其他省份相似生態區參考。(來源:全國農技推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