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價格不斷突破歷史高點的模樣仍歷歷在目,近幾日卻突然有些乏力了,開啟偏弱震蕩模式。那么問題來了,這次玉米價格真的到頂了嗎?
有效供應量始終提不起來是玉米節后爆紅的關鍵因素。本以為國慶節后新季玉米集中充斥市場,價格就將逐漸回落。沒想到,東北收割嚴重滯后,臺風所致的倒伏地塊收割尤為緩慢,多地農戶到本月底都難以完成收割,上量明顯不及預期,導致市場供不應求。
然而,隨著產區天氣轉好,新糧上市逐漸增加,北方港口到港量及庫存紛紛攀升。目前港口到貨不僅可以滿足南方裝船需求,還能夠補充一些周轉庫存,新糧上市即將迎來首波高峰。于是,恐高心理開始占據主流,北方港口沖上2500元/噸后表現乏力,港內集團收購價僵持在2490-2500元/噸。同時,吉林燃料乙醇將12.5個水的玉米收購價格下調至1.16725元每斤,為今年來東北新糧價格首次下調。
不僅供應面臨壓力,需求方面的不利因素也浮出水面。玉米市場的瘋狂刮起了一波小麥替代飼用的熱潮。目前,山東深加工企業三等玉米掛牌價2420-2570元/噸,飼料企業收購價甚至超過2600元/噸,而小麥收購價格則停留在2420至2500元/噸附近。小麥性價比大大提升,飼料企業紛紛“搶麥”,超過半數的飼料加工企業已經使用小麥替代玉米,替代比例基本維持在10%-30%左右。
再來看看官方表態,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魏百剛稱,今年玉米豐收已成定局,前期競拍玉米陸續出庫上市。另外加上部分庫存稻谷小麥也可以用于飼料替代,供給是有的,玉米價格繼續上漲缺乏支撐。并表示,從經驗來看,小麥價格是玉米價格的“天花板”,小麥飼用量增加就會抑制玉米價格上漲。
雪上加霜的是,替補陣容還有天量進口玉米和谷物可供選擇。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020/21年度玉米及替代品進口量料將增長,玉米進口預估為1700萬噸,加上相關替代品進口,預計總進口量將達到3200萬噸。另有數據顯示,截止10月8日我國已訂購美國新季玉米1012萬噸,訂購美國新季高粱超200萬噸,如果全部發貨,將會創下歷史紀錄。一旦進口玉米和替代品大量涌入,將擠壓國產玉米的市場份額。
近期玉米顯然會一直這樣震蕩維穩,收購放緩。長期看價格波動的因素有這么幾個方面:一是產區集中上量的有效供應,二是正在向好的豬料需求,三是進口和和替代品大量涌入。這些因素都要看各方的心理預期達到什么標準。實時關注市場動態和各方心理變化。那方先出手都會對玉米市場價格帶來影響。(來源:農民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