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是我國主要的大田作物,小麥的種皮比較薄,里面的組織相對疏松,通透性比較好,在太陽光照曬下,很容易釋放水分,保持小麥的干燥,但同時,遇到空氣濕度大的情況下,也容易吸收水分,導致含水量增加,出現發(fā)霉、生蟲的情況。本文將為大家?guī)硎斋@后的小麥如何儲存呢?小麥儲藏關鍵點管理!
小麥獨特的品質特性
1.小麥耐貯性
經過后熟作用的小麥,呼吸作用微弱且耐貯性好,正常條件下貯藏2~5年品質較好。新收獲的小麥經干燥后,低水分入庫,能較好地儲藏。紅皮小麥相比白皮小麥種皮堅硬,儲藏穩(wěn)定性更好。
2.小麥耐熱性
小麥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合適的溫度不會造成其活性降低、品質下降,但小麥中的蛋白質會因為溫度過高而變性。小麥在后熟期前,具有較高的抗熱性,含水量16%以上的小麥,只要溫度短時間內不超過50℃,并及時進行干燥處理,不會降低小麥的發(fā)芽率。但已經度過后熟期的小麥,抗熱性明顯降低,高溫會影響小麥的發(fā)芽率。
3.小麥吸濕性
小麥種皮薄且含有大量的親水性物質,所以極易吸濕潮結。小麥吸濕后,麥粒變軟,含水量增加,容重變輕,散落性下降,易受到霉菌和害蟲的侵害,出現發(fā)熱霉變。小麥的吸濕能力與品種、皮層的厚薄、質地的密實程度有關。如紅皮小麥與白皮小麥相比,皮層較厚,因此吸濕能力較低;硬質小麥與軟質小麥相比質地密實,吸濕也較慢。
4.小麥易感染蟲害
小麥組織松軟,抗蟲性較差,絕大部分的儲糧害蟲都會危害小麥,只有少數豆類專食性害蟲不會侵害小麥。尤其是玉米象以及麥蛾等的危害為甚。小麥的成熟、收獲、入庫階段,正值害蟲繁育生長階段,大量害蟲從田間開始危害小麥,入庫后若氣溫高,陰雨連綿,就給害蟲發(fā)生提供了一個適宜條件。儲藏過程中,若麥堆水分分層,出現結頂時,也易為害蟲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
小麥儲藏關鍵點
1.小麥常規(guī)儲藏
后熟作用是指糧食從收獲成熟到生理成熟這一變化過程。后熟期則是指完成后熟作用所經歷的過程。小麥有明顯的后熟期并且后熟期較長,可達兩三個月。后熟期的小麥可產生較強活性的酶,小麥在物質合成和旺盛的呼吸分解雙重作用下釋放出較多的水分。這種情況下,假如散發(fā)不及時就會造成“出汗”現象。呼吸作用釋放的熱量,使微生物滋生出現“亂溫”。“出汗”和“亂溫”現象會使小麥的儲藏穩(wěn)定性變差,儲藏中要加強后熟期管理,合理通風、適時密閉、防蟲防霉。
2.小麥低溫儲藏
小麥低溫儲藏是通過自然通風、機械通風、機械制冷來降低糧溫的一種儲糧方法。低溫儲糧是指平均糧溫常年低于15℃,局部糧溫不高于20℃的儲糧方式。準低溫儲糧是指平均糧溫常年低于20℃,局部糧溫不高于25℃的儲糧方式。低溫儲藏能夠防蟲、防霉降低糧食的呼吸消耗及其他分解作用所引起的成分損失,延緩糧食的陳化,保持小麥的活力和品質,使小麥渡夏,一般按標準入庫的小麥,在低溫下(≤15℃)貯藏5~8年,其食用品質無明顯變化。低溫儲糧是綠色儲藏中具發(fā)展前景的技術,可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一定程度減少環(huán)境污染,缺點是投資及運行費用較高,若倉房圍護結構中防潮性達不到要求,極易造成水分轉移,甚至結露。
3.小麥氣調儲藏
氣調儲藏是一種綠色環(huán)保、高效的儲糧害蟲防治技術。該技術是向具有良好密閉性的糧倉內加入大量的CO2或N2氣體,達到破壞蟲霉生存條件的目的,起到降低糧食呼吸作用、實現殺蟲抑菌、延遲糧食品質陳化,從而實現綠色儲糧。氣調儲藏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防蟲效果好及延緩品質劣變的特點,是一項高效的綠色儲糧技術。缺點是氣調儲藏初期設備設施投入較高,且對倉房氣密性和智能化要求很高,倉房改造或建造新倉房都需要一大筆費用,充氮氣調是否對小麥中蛋白質有影響,暫無明確結論。
4.小麥熱入倉儲藏
熱入倉儲藏是利用小麥耐熱特性而采用的一種儲藏方法,利用夏季高溫,將小麥薄攤于曬場上曝曬,使麥溫高于42℃,盡量控制在50~52℃,持續(xù)2h。先將入倉后的小麥進行平整,接著使用曬熱的席子、草簾覆蓋在糧面上,然后密閉門窗進行保溫。熱進倉儲藏技術的關鍵要點是:①小麥的含水量保持在10%~12%。②要保持較高的溫度,要有足夠的密閉時間,糧食入庫后溫度若在46℃左右,則需密閉7~10d;糧食入庫后溫度若在40℃左右,則需密閉14~21d。然后揭開糧面上的覆蓋物,通風散溫直至與倉溫相同,注意防止潮濕和蟲害,然后密閉儲藏。
收獲后的小麥如何儲存呢?小麥儲藏關鍵點管理!就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想要了解更多久精彩內容,請關注19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