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玉米價格節節攀升,再加上受臺風造成倒伏引發減產預期,玉米期貨價格漲勢加劇,接連突破2300元/噸和2400元/噸關口,周五夜盤更是創造了2496元/噸的近年新高。
在一路漲漲漲之后,在本月玉米價格又上漲了214元/噸,漲幅為9.46%。伴隨著期貨價格節節攀升的是,玉米現貨收購價水漲船高,近期一些零星開秤地區傳來的信息顯示,今年玉米開秤價格普遍比去年高300-400元。
事實上,當前還存在期現貨倒掛問題,一些地區的現貨收購價甚至已經買到2600元/噸。面對強勢上行的期現貨價格,玉米后期走勢尤為關鍵,因為這不僅僅是涉及到種植戶何時賣糧問題,同時對貿易商利潤影響也非常大。盡管當前玉米上行趨勢依舊保持完好,未來或許仍有一定上漲空間,但是也應該注意到,玉米上方空間仍然存在很多壓制因素,伴隨著價格不斷挑戰前高,后期回調風險也在不斷加劇。
首先,早在8月中下旬,國內玉米價格曾一度出現短暫回調,在進口玉米陸續到港后,臨儲玉米拍賣也日漸清冷,但隨著三股臺風造訪東北主產區,減產預期引發缺口憂慮加劇,促成了這一輪玉米價格不斷上揚。但現在玉米減產還沒有準確定論,造成的缺口尚不明確,這其中也不乏有過度投機的炒作成分。所以,當前玉米供需缺口到底有多大仍需要時間消化。
其次,市場原本并不是很缺玉米。根據相關分析數據顯示,相對于國內2.6億多噸的產量來說,國內玉米還有2000噸左右的缺口。但是,明年玉米720萬噸進口配額已經發放,前期中美貿易談判前期階段協議進口1000萬噸玉米并不占配額數量。這樣算來,按照正常供需量來說,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國內并不是太缺少玉米。或許有人會說生豬產能擴張促進消費增加,但要知道即使在生豬養殖全面恢復的時候,玉米消費也不過如此。
再次,近期玉米價格已逐漸逼近小麥,甚至在一些地區已經超過小麥價格,當玉米價格漲到2600元/噸甚至2700元/噸的時候,小麥替代玉米飼料用量將大幅增加,也可以抵消一部分玉米缺口。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玉米進口365.7萬噸,同比增長17.6%;高粱進口177.7萬噸;大麥進口244.5萬噸,同比減少20.8%。玉米酒糟進口1.9萬噸,同比減少47.7%。木薯(主要是干木薯)進口197.7萬噸,減少0.9%。玉米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很可能將引發高粱等替代品進口的增加。
隨后,當前國際玉米缺口并不是很大,芝商所玉米價格也只是剛剛從低位開始反彈,一旦國內玉米價格出現不可接受的漲幅,進口玉米也可以隨時用來平抑。
從以上分析來看,國內玉米價格持續上揚,但伴隨著玉米價格不斷挑戰前期高點,后面的價格回調風險也在與日俱增。(來源:農民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