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褐斑病又名黑腐病,是南北方棗區的一種重要病害,近年來,棗樹褐斑病發生日趨嚴重,對棗園管理危害巨大。那么,棗樹褐斑病有哪些危害表現?該如何防治呢?
棗樹褐斑病的危害表現:
棗樹褐斑病主要侵害果實和葉片,引起果實腐爛和提早脫落。一般在六七月份棗果膨大、發白、將要著色時,開始大量發病。棗果前期受害,先在肩部或胴部出現淺黃色、不規則的變色斑,邊緣較清晰,以后病斑逐漸擴大,病部稍有凹陷或皺褶。顏色隨之加深變成紅褐色,***后,整個病果呈黑褐色,失去光澤。剖開病果,可看到病部果肉為淺黃色小斑塊,嚴重時大部分果肉直至整個果肉變為褐色,***后呈灰黑色至黑色。
棗樹褐斑病組織松軟呈海綿狀壞死,味苦,不堪食用。后期(9月份)受害,果面出現褐色斑點,并逐漸擴大成長橢圓形病斑,果肉呈軟腐狀,嚴重時全果軟腐。一般棗果發病2—3天后即提前脫落。當年的病果落地后,在潮濕的條件下,病部可長出許多黑色小粒點,越冬后病僵果的表面產生大量黑褐色球狀凸起,即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葉片染病后出現褐色或者黑色病班,葉片感染后,造成大面積落葉。
棗樹褐斑病的發病規律:
病原菌以菌絲、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僵果和枯死的枝條上越冬,翌年棗樹發芽后,分生孢子借風雨、昆蟲等傳播,從蟲傷口、自然孔口、或直接穿透棗果的表皮層侵入。落花后、幼果初期病菌開始侵染,但不發病,病原菌侵入后處于潛伏狀態。待到果實接近成熟時期,果肉組織內部的生理生化發生改變,糖粉含量顯著增加時,潛伏菌絲迅速擴展,誘發果實發病。棗果實成熟期容易軟化腐爛的原因:隨著果實的成熟衰老,果皮蠟質、角質膜增厚,透氣性減弱,果實本身呼吸作用加強,果實容易釋放乙醚,促進果實變軟、加速腐爛。果實成熟期濕度大時,當年又會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次侵染果實,通過室內和田間的人工接種證明,該時期病害的潛育期僅為2—7天,所以發病迅速。
發病的早晚和輕重,與當年的降雨次數和棗園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密切相關,陰雨天氣多的年份,病害發生早而且重;反之,發生晚且輕;尤其6月中旬至8月上旬,若連續陰雨天數多時,病害就會暴發成災。
發病與樹勢的強弱有關,樹勢弱發病早而重,樹勢壯發病晚而輕。發病與樹體環剝、環割有關,田間調查發現:環剝、環割樹,新梢少,葉片薄,葉色淡,樹勢弱,故發病早而重。
發病與環境,溫度,濕度,樹勢強弱有直接關系,因通風透光性差,濕度大,有利于發病,因蝽象、食心蟲等較多,為害果實,造成傷口多,故而發病嚴重,通風透光性好,濕度小,發病輕,及時發現,及早。
棗樹褐斑病綜合管理方案:
1:搞好清園工作,及時落地的病果,落葉及枝條,集中燒毀,或者深埋。
2:加強樹體營養供給,樹勢若有可能發病嚴重。采收后到落葉前及時增施生物菌肥或者有機肥,也可以在萌芽后到幼果膨大期用氨基酸水溶肥噴霧,
3:化學防治,1.發芽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全園噴霧清園
2:根據測報及觀察,做到早發現,早,選用藥劑,25%吡唑醚菌酯2000倍或者32.5%苯甲嘧菌酯2000倍或者10%多抗霉素1500倍,也可以用1.8%辛菌胺醋酸鹽1500倍。
以上就是棗樹褐斑病有哪些危害?該如何防治?棗樹褐斑病的防治措施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