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非常珍貴的藥材之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滋補中藥,由于大田種植黃芪不合理的輪作和連作,導致黃芪根腐病發生較為普遍。根腐病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造成黃芪絕收。那么,黃芪根腐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黃芪根腐病該怎么防治?
黃芪根腐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一、種質、種植地苗木
黃芪根腐病屬于土傳病害,以病殘體和土壤帶菌傳播,雖然種子一般不帶菌,但是也有一定的影響。種子飽滿,成熟度好,發病率低;種子成熟度不一,種質差,發病率偏高。移栽田的發病率比直播田高。隨著黃芪生長年限的增大發病率升高。在黃芪的各個生長期,發病率從苗期到開花結果期逐漸升高。
二、水量
黃芪耐旱、耐寒、耐貧瘠,喜千旱環境,多雨或積水都不利于其生長,會促使根腐病的發生。千旱年份比多雨年份發病率低;在正午或高溫天氣灌水、灌水量多、灌水速度慢、單口灌溉,發病率高;在大雨或連陰雨天氣,發病率高,在結果期遇連陰雨發病率高達80%以上。
三、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直接影響到發病率,據調查,30、40、50、60萬株/h㎡四種種植密度下,黃芪根腐病的發病率逐漸增大,分別為12.3%、15.1%、20.4%、32.8%。密度小的田塊,單株生長良好發病率低,但產量低不可取,因此,種植密度以40萬-50萬株/h㎡為宜。
四、耕作制度
黃芪根系相對發達,對耕作制度要求嚴格,不同的耕作制度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根腐病的發生。研究發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發病***輕,壤土地發病較重,黏土地發病***重:新開展的荒地不發病或發病極輕。
黃芪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1、農業措施
黃芪種植比較適宜的地塊條件為地勢較高、土質較好、排水暢通。避免重茬,可與玉米、馬鈴薯和蔬菜等作物輪作。選用籽粒飽滿、沒有病害、完好無缺的種子作為育苗對象,盡量使用上年采收的種子,以便提高出苗率。在黃芪生長管理期間,發現早期發生病菌的植株要及時拔除并銷毀。
2、種子處理
黃芪種子在播種的前1天,去掉種子的外殼,再用高珍·葡聚烯糖,或烯酰嗎啉,或哈茨木霉菌等殺菌劑,從種子上預防病害。
3、種苗處理
黃芪苗子移栽時要對苗子進行浸泡處理。移栽前用哈茨木霉菌,或多粘芽孢桿菌,或申嗪霉素浸泡30min左右,再撈出晾曬4h,能有效的預防黃芪根腐病的危害。
4、肥水管理
黃芪是耐旱耐寒作物,但是過于干旱會導致該作物減產,如果有條件要及時灌溉,降雨時地塊中形成的積水應及時排出。在黃芪植株葉面上噴灑鉀、鋅、銅、鉬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有助于黃芪葉片的光合作用,促進莖葉的生長,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以上便是黃芪根腐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以及黃芪根腐病該怎么防治的全部分析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