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大田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極為廣泛。而大豆菌核病是大豆種植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病害,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導致大豆嚴重減產,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大豆菌核病如何提前預防,供大家參考使用。
一是田間菌源充足。當連續兩年大豆菌核病發病較重,同時,大豆主產區不但重迎茬面積大,而且菌核病主要發生區又是同菌源作物向日葵、油菜的主產區,連年重迎茬使大豆菌核病田間菌源量較大。
二是栽培條件有利。由于今年雨水充沛,大豆生長茂盛,特別是部分農戶過量追施氮肥和葉面肥,大豆田植株生長形成徒長態勢,田間郁蔽,植株柔嫩,有利于大豆菌核病菌的侵染發病。目前各地大豆田已封壟,田間郁閉程度較高,形成了對菌核病發生較為有利的田間小氣候。
三是氣象條件十分有利。進入7月以來,降雨次數、降雨量明顯增多,田間濕度較大。特別是西、北部大豆主產區的部分縣(市)降雨較歷年偏多明顯,田間濕度較大,利于菌核的萌發和侵染。
大豆菌核病是一種大豆生產中后期發生,對產量影響極大的病害,發病株一般減產50%以上,嚴重可致絕產。為此,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田間調查,重點監測歷年發病較重、施肥量高、低洼、重迎茬及與向日葵、油菜輪作的地塊。同時,要積極做好宣傳引導,提高農戶防治大豆菌核病的主動性,克服豆田封壟、進地難的困難,指導農戶對發病地塊積極進行防治,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發生蔓延。大豆菌核病的監測及防治指導工作應注意以下問題:
1、大豆菌核病田間初侵染是以殘留在田間的菌核萌發成子實體(俗稱小蘑菇)后產生孢子,隨雨水在植株的中下部侵染,初期癥狀在葉腋處或莖桿(花、莢也可侵染)上形成水浸狀斑塊,后斑塊逐漸擴大形成局部潰爛,并伴有白色菌絲,發病晚期有黑色菌核形成。因此,田間調查一定要認真細致。
2、菌核萌發形成子實體的必備條件是土壤含水飽和或積水8小時以上。因此,調查的重點應在歷年菌核病發生較重且低洼易澇地塊。
3、組織農戶開展防治首先要對重點地塊進行巡查,在發病初期,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帶出田外深埋處理;在發病面積較大時,不但要及時拔除病株,還要對病株周圍噴藥保護。需要全田噴藥保護時,建議采用機動式彌霧機,噴口向下作業,確保中下部植株葉片著藥。防治藥劑可用50%速克靈(腐霉利)、40%菌核凈、50%撲海因(異菌脲),每公頃用量1.5公斤,對水噴霧,隔7天用藥一次。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有關大豆菌核病預防措施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種植大豆有所幫助,祝愿大家種植的大豆都能遠離菌核病的侵襲,茁壯成長,獲得豐收。